第113章 北极冰层下的水晶金字塔
我的声音在空旷的档案馆中回响,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天机阁的人缓缓地将目光从星图上移开,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反射着数据流的光芒,掩盖了他真实的情绪。
他看向我,声音依旧保持着那种特有的、不带感情的冷静:“婧善美小姐,您好,我是天机阁玄烨,‘敌人’这个词,定义过于情绪化。我更倾向于称之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乎文明存续的终极变量’。我期待我们能合作解决这个变量”玄烨伸出了手希望和我握手。
守陵人长老则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声叹息仿佛耗尽了他千年的坚守。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第一次正视着我,声音沙哑地开口:“先祖的遗训……原来是真的。‘归墟’之劫,并非神话。”
他们的反应,印证了我的判断。
在这绝对的真相面前,任何欺骗与隐瞒都已毫无意义。
“‘园丁’们留下的信息显示,地球自身拥有一套行星级的防御网络,也就是我们脚下、以及秦陵这类‘防火墙’的集合体。”我言简意赅地说道,同时将我的意念指向星图上那个位于北极的坐标,“在考虑如何前往‘太一’之前,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先弄清楚这套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我们是否能将它完全激活。”
玄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手中的银色立方体迅速停止了徒劳的运算,转而开始构建新的模型。
他几乎是立刻就理解了我的意图:“一个合理的、符合逻辑的步骤。与其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一个未知的终点,不如先最大化利用现有的‘资产’。根据我的初步测算,如果能将这套系统的效率提升百分之十,我们就能为地球多争取到至少一百年的‘信息稳定期’。”
“北境……极寒之地的守护神殿。”守陵人长老低声自语,似乎在回忆着某种古老的传承,“典籍中确有记载,那里是‘地脉’的‘天极’之眼,是平衡世界能量的关键。”
三方的认知,在这一刻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一个短暂而高效的临时合作协议就此达成。
我们三方将暂时放下所有冲突,共享信息,共同前往北极,探寻那座水晶金字塔的秘密。
我深知这联盟的脆弱,天机阁必然想将这套系统数据化并据为己有,守陵人则希望遵循古老的仪式来守护它。
但至少在现在,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
我没有浪费时间。
凭借着对先天一炁日益精进的掌控,以及从档案馆中获得的、关于空间法则的更高层认知,我开始构建一个超长距离的空间通道。
这比之前开启通往“长生界”的门要复杂得多。
我需要精准地定位地球另一端的空间坐标,同时还要确保通道的稳定,足以让我们三人——不,是四人,连同婧山——的肉身安全通过。
玄烨站在一旁,他手中的银色立方体投射出复杂的三维地图和能量流分析图,为我提供着精确的数据支持。
守陵人长老则取出一枚古朴的龟甲,以指尖鲜血为引,进行着古老的巫术,为我们规避着空间穿梭中可能遇到的无形乱流。
这是一种奇特的合作。
最尖端的科技,最古老的秘术,以及我这源自《太一经》的超凡力量,在这一刻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运转起来。
随着我将最后一丝元神之力注入,我们面前的空间开始扭曲、折叠,最终形成一个散发着淡蓝色光晕的、如同水波般荡漾的门户。
门户的另一端,透出的是一片极致的、令人心悸的纯白与严寒。
“通道已稳定,持续时间约十分钟。”玄烨冷静地报出数据。
我们没有犹豫,依次踏入了光门。
穿过空间通道的感觉,就像是灵魂被剥离又瞬间重塑。
当我的双脚再次踏上实地时,一股能将骨髓都冻结的寒流瞬间席卷了全身。
眼前的世界,与黄沙漫天的埃及截然不同。
这里是一片纯白色的荒原,天空呈现出一种接近黑色的深蓝,巨大的、梦幻般的绿色光帘——极光,如神灵的裙摆般在天幕上缓缓舞动。
脚下是厚实到无法估量的冰层,坚硬如铁。
空气稀薄而纯净,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一把冰冷的刀子。
这里是世界的尽头,北极。
“坐标吻合。”玄烨看了一眼立方体上的显示,“目标就在我们正下方,深度,三千七百米。”
三千七百米的冰层之下。
这是一个凡人科技几乎无法触及的深度。
守陵人长老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枚造型古朴的、仿佛由青铜铸成的锥子。
他口中念诵着古老的咒文,那锥子上竟燃起一团青色的火焰。
火焰没有温度,却散发出一股能消融万物的奇异波动。
他将锥子缓缓刺入脚下的冰层。
坚逾钢铁的万年玄冰,在那青色火焰的接触下,竟如同热刀下的牛油般,无声无息地融化开来,形成一个垂直向下的、边缘光滑如镜的圆形通道。
“这是‘化虚火’,守陵人一脉专门用来开启地宫禁制的秘法。”长老沙哑地解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