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利姆里亚的全部记忆
在禁制崩解的瞬间,并非预想中狂暴的能量宣泄,而是一种仿佛宇宙初开般的深邃静谧。
压力、水流、声音,一切物质世界的感知都在此刻被剥离。
我们并非“走进”了一个空间,而是被一个更宏大的“信息场”所“兼容”。
我们四人都静立在这片无法用言语描述的场域之中。
这里没有墙壁,没有穹顶,只有无尽的深邃,仿佛置身于一颗被掏空了内核的星辰内部。
无数散发着柔和白光的晶体,如同被凝固的星辰,悬浮在这片虚空之中,大大小小,疏密有致,循着某种我无法理解的宏大韵律缓缓流转。
它们不是实体,我的元神能够感知到,那是由最纯粹的“意”与“念”所凝聚成的知识本身。
利姆里亚的终极数据库。
又一个文明的全部记忆。
我内心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悸动,那是一种混杂着朝圣般的敬畏与面对无垠知识海洋时的渺小感。
我伸出手,指尖的空气因我的动作而产生了一丝涟漪,仿佛拨动了静止的湖面。
我的目标很明确,寻找启动备用能源的方案,然而,我的神魂却被其中一枚离我最近的、约莫一人高的菱形水晶所吸引。
它在呼唤我。
婧山无声地来到我的身侧,他化作的人形依然冷峻,但眼神中的关切与守护之意却如同实质。
我对他微微颔首,示意我并无危险。
我的指尖,终于轻轻触碰到了那枚水晶的表面。
没有冰冷的触感,没有能量的冲击。
在接触的刹那,我的意识被一股无法抗拒却又温柔无比的力量牵引,瞬间被拉入了一个浩瀚无垠的意识洪流之中。
周遭的虚空与光点尽数褪去,我的“视界”被一片温暖的金色所充满。
此刻,我不再是我。
或者说,我成为了“我们”。
我是一名“母”(mU)的公民。
在一个叫“母”的星球里居住的公民,这个星球位于银河系边缘。
我的身体并非血肉,而是由光与能量构成的、可以随心意变化的形态。
或者说这里的公民就是一种元神的状态。
我没有固定的居所,因为整个星球都是我的家园。所有的动物生命体交流如此的自在,这里彷佛没有资源缺乏这一说,
我与同伴之间无需语言,我们的元神在一种名为“无条件的爱”的宇宙频率弦共振中自由交流,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秘密与隔阂。
这种无条件的爱的频率让这里的生灵不会发生争吵,冲突,战争。
这是真正的自由!
这是一个真正的乌托邦。
我亲身体验着他们的日常。
我们以元神遨游星系,就像凡人饭后散步一般寻常。
我的元神可以到各个不同的星系变幻所需的肉身。
那时,银河系并非如今这般孤寂,它与周边的仙女座、三角座星系等紧密相连,形成一个繁荣的星系团文明。
我们的元神可以瞬间抵达任何一颗星球,与那里的生灵交流,分享知识与喜悦。
我们是宇宙的园丁,在很多宜居的星球播撒着生命与和谐的种子------也包括地球。
在“母”星,没有“修炼”这个概念,因为“强大”是生灵与生俱来的状态。
每个公民都与宇宙的本源——他们称之为“太一”——保持着完美的连接。
我们能随意调动宇宙的能量,创造物质,编织时空。
这个体验太殊胜,以致我觉得现在人类描述那些所谓的“神明”,
在我们看来,那不过是失去了与“太一”连接后、依靠“信仰”这种二手能量勉强维存的残缺生灵罢了。
我的内心被一种巨大的幸福感与平和感所充盈,那是我作为婧善美从未体验过的、一种臻于完美的生命状态。
我理解了为何香好迪祭司提及他们的文明时,脸上会流露出那样深刻的怀念与悲伤。
失去这样的世界,其痛苦远非凡人所能想象。
然而,这片金色的和谐,终究被一抹不祥的“无”所侵染。
那东西,是从宇宙的寂灭空洞深处蔓延而来的。
它没有形态,没有能量波动,甚至没有“存在”的概念。
我们称之为“寂灭”。
我以“母”星公民的视角,清晰地“看”到,一个又一个曾经无比繁荣的邻近星系,在“寂灭”的蔓延下,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不是爆炸,不是毁灭,而是被“抹除”。
仿佛它们从未存在过,连同它们所有的历史、所有的信息,都归于虚无。
恐慌,这种早已被利姆里亚人遗忘的情绪,第一次浮现在我们的集体意识中。
我们尝试过抵抗,我们调动整个星系的能量,构建起物质与精神的壁垒,但一切都是徒劳。
“寂灭”吞噬的不是能量,而是“概念”本身。
我们的防御,在它的面前,就像写在沙滩上的字,被名为“虚无”的海浪轻轻一抚,便了无痕迹。
当“寂灭”的阴影终于笼罩在银河系边缘时,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