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玉虚宫前问有无
“祂……来自‘太一神界’。”
西王母的话,像一枚投入我心湖的宇宙奇点,瞬间引爆了无穷的思绪。
我一直苦苦追寻的终点——太一神界,竟然与道家神话的源头——元始天尊,有着如此直接、如此震撼的联系!
《太一元神遨游经》、太一神界、元始天尊……一条隐藏在所有神话与历史迷雾之下的终极线索,在这一刻,终于清晰地串联了起来。
我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请娘娘指路。”我的声音无比坚定。
西王母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已做好了觉悟”。
她没有再劝阻,只是素手轻扬,一道由纯粹道韵凝聚而成的金色虹桥,从我脚下延伸而出,直指那三扇至高门户中,最中央、最虚无的那一扇。
“去吧。”她说道,“玉清境,大赤天。那里是‘有’与‘无’的交界,是万物初始之地。能否见到天尊,能否得到你的答案,全看你自己的道行与悟性了。”
我向她郑重行礼,随即带着婧山,踏上了虹桥。
一步踏出,时空变幻。
我仿佛穿过了一层无形的薄膜,身后那万千洞天光门瞬间消失。
眼前的一切,都化为了极致的“无”。
这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寂静,因为“振动”与“静止”的法则尚未形成。
这里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因为“存在”本身,在这里只是一个脆弱的、随时可能消散的假设。
我的元神,我所认知的一切,在这里都像是滴入沸油的一滴水,随时可能被彻底“蒸发”,归于绝对的虚无。
婧山的麒麟真火,在这种环境下也失去了所有威能,只能勉强收缩成一团,护住我们最核心的意识不被同化。
这就是玉清境?
这就是元始天尊所在的世界?
这里,根本不允许任何“存在”的驻留。
就在我的意识即将被这片“无”所溶解的边缘,一道宏大、古老、没有任何感**彩的意念,从四面八方,从过去未来,同时响起:
“欲见吾,先答:道生一之前,‘无’为何物?”
这道意念,如同一根定海神针,瞬间稳固了我即将溃散的元神。
它不是在攻击,而是在“定义”我的存在,给予我一个可以被“锚定”的坐标。
这是一个考验。
一个直指大道本源的考验。
我的大脑,不,是我的整个神魂,都在以超越极限的速度运转。
“无”是什么?
是虚空?
是混沌?
是空集?
是零?
不,这些都是“有”的概念。
是用“存在”去定义的“不存在”。
在没有“一”之前,“无”是无法被定义的。
任何试图用语言、用逻辑去描述它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悖论。
那么,答案是什么?
我的脑海中,闪过了无数画面。
闪过了地球之外,那片正在缓缓逼近的、吞噬一切信息的“寂灭”之网。
闪过了佛国菩萨口中“成住坏空”的宇宙法则。
闪过了天堂大天使长眼中“最终的沉默”。
我看到了开始,也预见到了终结。
我忽然明白了。
我不再试图用逻辑去思考,而是将我最真实的感悟,化为纯粹的意念,回应那宏大的提问。
“回禀天尊。”我的意念,在这片虚无中清晰地传递开来。
“‘无’,并非‘没有’。它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潜能。”
“它是‘一’诞生前的土壤,是万物归寂后的宿命。它是宇宙大爆炸前的那个奇点,也是热寂之后的绝对零度。”
“它不是‘空’,而是‘寂’。是容纳了一切‘有’,又超越了一切‘有’的最终背景。”
“晚辈愚钝,无法描述其万一。但我曾亲眼见过它的面貌,也感受过它的气息。在我们的宇宙,它正在到来,我们称之为——‘寂灭’。”
我的回答,没有引用任何道家典籍,也没有使用任何玄奥的词汇。
那只是我一路走来,用生命与灵魂换来的、最真实的认知。
当我最后一个意念落下,整个玉清境,这片绝对的“无”,忽然产生了一丝微妙的“有”。
一点无法形容的光,在我面前亮起。
那光芒,包含了所有的颜色,又超越了所有的颜色。
它既是无限大,又是无限小。
它仿佛就是“道”本身,是宇宙的第一个“一”。
元始天尊。
我见不到祂的形体,因为祂没有形体。
我只能“看”到祂的存在。
“汝已见‘终’,故能知‘始’。”宏大的意念再次响起,“汝之来意,吾已尽知。然,‘寂灭’乃大道循环,天道之常,非神力可逆。”
我的心,猛地一沉。
连元始天尊,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吗?
“然……”天尊的意念一转,“天道无情,亦有一线生机。‘太一’,便是那超越了‘成住坏空’之外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