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现在还不是下注的时候
秦二世元年,七月。
李沐的庄园,已然彻底完工,李沐称其为青囊坞。
高墙之内,稻谷飘香,鸡犬相闻,俨然一派世外桃源。
而墙外,早已是天翻地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声发自大泽乡的怒吼,劈开了大秦帝国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铁幕。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战火瞬间燎原。
旧六国的残余势力纷纷响应,一时间,天下汹汹!
消息,随着陈家伪装成商队的信使,源源不断地送入青囊坞。
“李公!”一名家丁神色慌张地冲入议事厅,手中紧攥着一份帛书,声音都在颤抖,“北边来的急报!武信君……不,是那陈王麾下大将周文,已聚兵十万,号称百万,正猛攻函谷关!”
函谷关,那是秦之咽喉,一旦被破,大军便可直扑咸阳!
李沐依旧在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套银针,他甚至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地吐出六个字。
“一群乌合之众。”
果不其然,半月之后,新的战报传来。
少府章邯,临危受命,率领数十万骊山刑徒,东出函谷关。
周文大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本人更是自刎于渑池。
“李公真乃神人也!”负责与外界联络的陈管事抚掌大笑,满脸的敬佩,“那章邯简直是天降神兵!一群囚犯,竟能击溃十万大军!”
李沐将擦拭干净的银针一一归位,这才抬起眼皮,眸光清冷地扫了他一眼。
“天降神兵?”
他嘴角勾起冷峭的弧度。
“陈管事,你错了。那不是神兵,而是饿疯了的野兽。”
陈管事一愣,满脸不解。
李沐站起身,走到沙盘前,随手将代表周文大军的木块扫开,声音幽幽传来。
“那些刑徒,在骊山过的是什么日子?猪狗不如。他们缺的不是本事,而是一个能让他们摆脱奴役、重获新生,甚至封妻荫子的机会。”
他拿起代表章邯军队的黑色石子,重重地按在函谷关的位置上。
“章邯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只要斩下一个首级,就能免罪,就能获得爵位,就能得到田产!你说,他们会爆发出多大的杀伤力?”
陈管事听得冷汗涔涔,这才恍然大悟。
李沐的目光从沙盘上移开,望向窗外那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心中一片清明。
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陈胜、项梁、刘邦……这些名字,很快就会响彻云霄。
但现在,还不是下注的时候。
他要做的,不是成为风暴中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
而是要成为风暴中所有人都绕不开的定海神针。
他要做的,是先保护好他手中的火种,然后,静静等待那个值得托付之人。
沉寂数月后,一个惊人的举动,让青囊坞再次成为方圆数十里乡民议论的焦点。
李沐,竟在坞堡正门旁,挂出了一块崭新的木匾。
上书四个古朴的篆字——李氏医馆。
这消息迅速传遍了云梦泽周边的数十个乡里。
“听说了吗?青囊坞的李公,开医馆了!”
“就是那个能让荒地长出双倍粮食的神人?”
“他那医馆,收费极低,若是实在穷苦的,分文不取,还赠送草药!”
一时间,流言四起,但更多的是观望与怀疑。
毕竟在这乱世,无缘无故的好意,往往是更可怕的陷阱。
直到第一个真正的危重病人被抬了进来。
那是一个在山中开垦时,不慎被毒蛇咬伤小腿的农夫。
被人抬到医馆时,整条腿已经肿胀如木桶,乌黑发紫,人也陷入了半昏迷状态,眼看就要不行了。
“是五步蛇!”
负责接诊的前秦朝医吏赵野,如今已是李沐的大弟子,他只看了一眼伤口上那两个深深的牙印,便脸色大变。
此蛇之毒,霸道无比,中者五步之内必倒,寻常医者根本束手无策。
就在众人以为这农夫必死无疑时,赵野却异常镇定。
他没有慌乱地翻找草药,而是厉声指挥着旁边的学徒。
“快!取烈酒、利刃、火烛!”
“止血带!在伤口近心端三寸处,缚扎!”
他完全按照李沐所教的急救流程,有条不紊地展开。
先用浸了烈酒的布巾反复擦拭伤口,再用火烛烧过的锋利小刀,精准地在牙印处划开一个十字切口。
一股黑紫色的毒血瞬间喷涌而出!
周围的学徒和家属吓得连连后退,赵野却毫不畏惧,俯下身,用力挤压着伤口周围,将毒血一点点排出。
直到流出的血液变为鲜红,他才松了口气,迅速敷上一层李沐秘制的白色药粉,再用干净的麻布包扎。
“最后,将这碗清热解毒的汤药给他灌下去,半个时辰一次,今晚能不能活,就看天意了!”
这套行云流水、闻所未闻的救治手法,彻底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奇迹,在第二天清晨发生了。
那个本该毙命的农夫,不仅活了下来,腿上的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