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心虚
石六娘惴惴不安地坐在茶摊上,看着薛绿为她叫了一杯茶,态度平静而自然,就象完全不知道石家在德州城里做了些什么似的。
可薛绿都能在这个地方找到她了,又怎么可能对石家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呢?
相比之下,一旁薛家奶娘周婶那戒备又痛恨的表情,才更象是薛绿应该有的态度。
石六娘心虚又害怕,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薛绿这位曾经的未来嫂子。
“喝茶吧,这里的茶不错。”薛绿淡淡的道。
石六娘勉强笑了笑,顺从地低头喝了口茶,什么滋味都没尝出来,只干巴巴地客套:“薛姐姐几时到德州来的?也是来避战的么?”
“我昨儿进的城。”薛绿回答,“坐车在街边走过的时候,看到你哥哥从茶楼里出来,说是他得了诗会的魁首,又有城中贵女青眼,好事将近了。我还看到了你,不过当时你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一定没发现我吧?”
石六娘面色发白,头垂得更低了。既然薛绿什么都知道了,她再为兄长作任何辩解都没有了意义。
她小声说:“对不住,薛姐姐,哥哥不应该这么做的,是他错了……”
薛绿抬头看她:“我还听说,德州城里人人都以为石公子是书香名门子弟,家世不凡。这也是你哥哥的主意吗?
“如果他只是来德州暂住些时日,不招惹别人,撒个谎也无伤大雅。可他如今有意求娶名门闺秀,还撒这样的谎,就不怕被人拆穿?
“春柳县距离德州也不过一百多里地,还称不上天高地远吧?他怎么敢的?!”
石六娘其实也一直在担心这一点,薛绿的话正说中她的心事,她立时就哭了出来:“我也害怕呀……我哥哥最初真不是有意的……”
从她断断续续的哭诉中,薛绿与奶娘总算弄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石家刚到德州时,确实是因为信服薛德诚的判断,认为德州是一处远离战场的太平地界,距离家乡春柳县也不远,适合他们避祸暂居,便在此住了下来。
考虑到薛德诚刚刚被污蔑身死,石宝生担心这位老师真的背上附逆罪名,会连累自己,因此进城后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与黄山先生门下有关,只说是为避战而来的读书人。
如今在德州城里,象他这样合家前来避祸的人不少。石家在其中原本一点儿都不显眼。
只是石家父母舍不得花银子住客栈,又怕租宅子需要付太多租金,正巧他们带走的薛德诚收藏中,有其恩师黄山先生夫妇故居的地契和钥匙,便索性全家搬进了那座宅子里。
那宅子坐落在城中繁华地界,周围的邻居大多非富则贵。石宝生刚安顿下来,第二天就遇上了如今的老师黄松先生黄梦龙。两人只是闲谈了半日,石宝生便得到了对方的赏识。
黄先生十分爱才,问石宝生可有师承。石宝生担心薛德诚的案子会牵连自己,便声称自己从小跟随叔叔读书,在叔叔去世后就无人指点了,正想再拜一位老师,黄先生就当场将他收入门下。
有了黄先生这位名师引荐,石宝生得以进入德州城达官贵人的圈子。他偶然遇见了鲁家大小姐,鲁大小姐对他一见倾心,更喜爱他所作的诗词文章,便透露了结亲之意。
石宝生虽然也有几身体面的行头,在人前仪态谈吐都落落大方,看起来有着不输给大家子弟的教养,可这都是托了恩师薛德诚的福。他本人着实没多少家底,石家也只是小康,远远配不上德州首富家的千金。
鲁老爷对他心存疑虑,鲁大小姐为了给心上人增添筹码,便吹嘘他是书香名门之后,又有功名在身,未来前程一片光明。
再加上鲁大小姐偶尔发现石宝生家中厅堂里挂着名家字画,越发相信心上人出身不凡,就在父亲与外人面前,把牛皮吹得更响了。
石宝生未必不知道,这是鲁大小姐在帮他打肿脸充胖子,可他实在不敢说出真相。
一旦说出了自己真正的家世,他怕鲁大老爷会立刻将他扫地出门,连鲁大小姐也会嫌弃起他来。
石六娘对薛绿哽咽道:“其实我们家里人也知道,哥哥这么做不对,可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又能怎么办呢?鲁大小姐往外放了话,若是哥哥拆了她的台,只怕我们全家都无法再在德州城里立足了……”
奶娘闻言,脸色好看了许多,还露出了同情之色:“怎会这样……那鲁小姐咋能乱说话呢……”
薛绿不为所动,只问:“她看到的是什么名家字画?我记得黄山先生的老宅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收起来了,只留下些寻常家具罢了。”
石六娘顿了顿,面露愧色:“是……是我哥哥从薛先生交给他的箱子里拿出来的……我们搬进那宅子,什么都没有,客人上门,瞧着太寒酸了,家里人怕惹人笑话,就借用了几幅字画充门面……”
薛绿冷笑。
“借用”,说得好听,只怕他们已经将那几个箱子当成自己的东西了,根本没想过要还吧?
她盯着石六娘,石六娘也心知自家做得不对,目光闪烁地避开了她的视线。
薛绿淡淡地说:“你哥哥如今硬撑着这个所谓名门才子的身份,不敢说出真相,看来是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