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小寡妇与糙汉 > 第33章 针线封口,不如刀割舌

第33章 针线封口,不如刀割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三日清晨,天刚亮。

祠堂那扇厚木门被慢慢推开,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一股血腥味混着臭气和药味冲了出来,围观的人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

沈永志被人架着从里面拖出来。

他脸色惨白,嘴唇干裂,眼神发直,像丢了魂。

膝盖上的裤子和皮肉粘在一起,血痂和脓水糊成一团,每走一步都疼得发抖,嘴里闷哼一声,身子抖得厉害。

“我的儿啊!”章氏突然尖叫起来。

她像疯了一样扑过去,却不敢碰儿子的腿,只能抱着他的胳膊大哭:“你们睁眼看看!他才多大,你们就这么往死里整!腿要是废了,他一辈子就完了!沈桂兰,你这个狠心的娘,为了几个钱,连自己儿子都不放过?”

她边哭边瞪着周围的人,眼神像刀子,仿佛在说:你们都是帮凶。

一些心软的女人已经开始抹眼泪。

章氏看到有人动容,哭得更凶了,还偷偷朝人群后的赵三使了个狠眼神。

赵三立刻明白,悄悄溜走。

不到一炷香时间,村子里就传开了新流言。

“听说没?沈桂兰罚儿子跪,就是做给外人看的!”

“可不是嘛!我听说她早就找好人牙子,要把沈永志卖去黑煤窑换钱还债!”

“天哪!亲妈都能卖儿子,这孩子还有活路吗?”

这些话像刀子,一刀刀扎进沈桂兰心里。

可她听见了,脸上一点反应都没有,冷冷静静的。

中午,村里人最多的时候,她在村口打谷场支起了一个新绣架。

阳光下,她坐着不动,手稳稳地穿针引线,快得看不清动作。

大家围上来,只见白布上绣出一幅吓人的画——一个女人脸扭曲,嘴被一只手用针线缝死,血流满面。

右上角四个大字慢慢成形:舌、祸、图!

最后一针落下,她放下针,声音清清楚楚:“请李童生念一段《沈氏家规》。”

那书生一愣,赶紧翻开旧族谱,大声念道:“《沈氏家规》第十三条:族中子弟,不孝不悌,偷拿家财,败坏门风者,罚跪祠堂三日,以儆效尤!注:罚跪不是赶出家门,削权不是断亲!这是警告,不是绝情!”

念完,沈桂兰接过话:“族规写得明明白白,罚跪是教训,不是杀人!我沈桂兰再穷,也不会卖儿子换钱!从今天起,谁再传‘卖子还债’这种话,就是污蔑族规,败坏村子风气!”

说完,她拿起那幅《舌祸图》,亲自走到祠堂门口,把它正正地挂在大门上。

“嘴能杀人,针能封嘴;我用针线,还我清白。”

这十六个字,重重砸在每一个嚼舌根的人心上。

更让人震惊的是,她从怀里拿出四枚亮闪闪的铜钱,用钉子,“叮、叮、叮、叮”,钉在绣图四角。

“这不是沈永志偷走的一钱银子吗?”有人喊了出来。

沈桂兰冷冷说:“正是。他偷了五钱,我追回一钱。这四枚铜板,今天钉在这儿当罚金,交给族学,给孩子们买笔墨。希望我沈家后代,个个懂规矩,守本分,别再出这种败类!”

这一招,彻底堵住了谣言,还把家丑变成全村的教训。

刚才还在议论的女人,现在脸上火辣辣的,低头不敢抬头。

章氏在屋里听说这事,气得发抖,一脚踢翻水桶,冲赵三大吼:“烧了它!今晚就去!我看她没了这图,还能拿什么堵嘴!”

夜里,天黑得不见五指。

赵三揣着火折子和一捆油草,偷偷摸到祠堂前。

他左右看看没人,狞笑着把草堆到《舌祸图》下面,刚要点火——

“咻!”

一支箭破空而来,精准射中他手里的引火绳,火星立刻灭了。

赵三吓得魂飞魄散,转身要跑——

第二支箭贴着他头皮飞过,“咄”一声,钉穿了他的鞋底,把他的一只脚死死钉在地上!

他惨叫一声,瘫在地上。

树林里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手里提着弓。

顾长山站在月光下,脸冷得像铁,眼睛亮得吓人。

他没看赵三,而是盯着远处几个躲藏的人影。

“再敢动沈家,箭穿喉咙。”

声音不大,却像冰刀一样扎进每个人骨头里。

这时,刘铁匠冲了出来,看了看地上的赵三和完好的绣图,举起手喊:“好!射得好!山叔护的不是沈家,护的是咱们青溪村的理!”

“对!护的是公道!”

“不能让这种人坏了村风!”

几十个村民自发围上来,像一堵墙,把《舌祸图》和祠堂护在身后。

第二天,沈桂兰亲手取下绣图,托人送去县学,附了一句话:“民女手艺粗浅,绣此图不是为了显本事,而是想让后辈知道,嘴伤人比刀还狠。愿此图挂在学堂,天天提醒孩子们,说话要负责任,做人要有品行。”

县学的李教谕看了图,摸着针脚和字迹,久久不语,最后拍案叫好:“奇女子!有骨气,有担当!”

他不仅把图挂在学堂最显眼的地方,还破例将这件事写进了记录地方风俗的《青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