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出击!
“大人心里的人选是谁?”萧直方问得很直接。
韦明远、杨玄略也不说话了,都停下来,略显紧张地看着崔述。
崔述扫向三人,直言道:“郑元方。”
萧直方道:“果然是他。”
韦明远、杨玄略对望一眼,心里皆无奈地叹了口气。
作为幕僚,随崔述前来江州府之前,肯定是要对江州府的官僚做一番了解的。
郑元方,这个与来俊臣等酷吏有着千丝万缕的人,是他们最不愿招惹的。
崔述出狱后,是岑长倩极力推荐,陛下才重新启用的他。让他到江州府任刺史,未必没有让郑元方监视他的意思。
如今他们刚来就要对上郑元方,陛下会更相信谁,不用猜,也知道答案。
“江州府到神都,即便八百里加急,也要三四日。”看韦明远和杨玄略迟迟不开口,萧直言又说话了,“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只有十日的时间来查清这桩案子。”
崔述点一点头。
韦明远和杨玄略则依旧没有说话。
倒不是两人胆小怕事,而是他们跟着崔述十余年,对他已是非常了解,看他面色虽凝重,却并不焦急,就知道他已经有了对付郑元方的主意,一直没说,便是想要考验一下萧直方的意思。
萧直方虽比他们年幼近二十岁,人却极聪明,从他们两个总闭口不言,到明明时间紧迫,崔述却似乎并不着急的态度,多少也揣度出来了他们的意思。
对此,他不仅不怕,反而主动接招道:“我看大人与谢二公子、陶小姐商议了许久,不知可商讨出对付郑元方的法子了?”
崔述不答反问:“允恭老弟可有对付他的法子?”
“投毒、放火、要挟等案,皆是由严二小姐举办新茶宴时,谢二小姐遇害一案牵连而来,”萧直方侃侃而谈,“其目的,无非是坐实陶小姐就是谋害谢二小姐的凶手。”
“他们为何要坐实陶小姐是凶手?当然是为了给真正的凶手找替罪羊。”
“陶小姐的身份并不简单,他们为何要让她来做这个替罪羊?因为案发的退居只有三个人,除了她,再找不到别人了。”
“既然案发的退居只有三个人,陶小姐又是替罪羊,那真正的凶手是谁,也就不用说了。”
“但那位苏小姐身份普通,不过倚仗她娘嫁入了陶氏,方才让人高看一眼。这等身份,郑元方和陶氏为何宁愿舍弃陶小姐,也要包庇她呢?”
萧直方想不通。
崔述也想不通。
韦明远、杨玄略同样想不通。
萧直方摇一摇头,又继续:“不管他们是什么原因,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和郑元方有关。只要捉拿了郑元方,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杨玄略笑道:“怎么捉拿他,你倒拿个主意呀。”
“主意肯定是有的,”萧直方镇定道,“不过拿主意前,还得请大人跟我们说说当前的情况。”
崔述一五一十地说了。
萧直方听完,稍加沉思,便开了口:“郑元方既为主谋,赵明诚所呈案卷,必定经过他过目准允。案卷明载,苏小姐当日被带离退居时,并未更换衣饰,但经谢二公子暗查得证,她实有更衣。两证牴牾,大人依《狱官令》,自当重推此节!”
杨玄略拊掌道:“不错!那位苏小姐面对谢二公子尚且露怯,大人若传她问话,她岂有不心虚的道理?还有那位陶夫人,谢二公子问话,她尚且怕苏小姐说漏嘴,要全权代劳,大人若单独传唤苏小姐,再使计诈她几句,她岂能不惊慌,又岂能不去找背后主谋施救?”
“现在的后生,果然个个都了不得呀。”崔述感慨间,将谢临舟与陶令仪的主意也都说了出来。
三人的出发点虽不一样,但落脚点却出奇一致。
萧直方、谢临舟倒罢,萧直方出身兰陵萧氏,谢临舟所在谢家早前也是大族,两人能想到‘引蛇出洞’的主意并不意外。
陶令仪虽出身陶氏,但到底是女子,又才十六岁,在身陷囹圄的境况之下,还能在王三娘出事的第一时间,便立刻有了反击的主意,真真是让韦明远和杨玄略大感吃惊。
再想到她火场逃生,独闯崔述官舍,精准找上阿贵,领其见到崔夫人等事迹,韦明远叹道:“年纪这般小,便有了这等智计、手段,可惜不是男儿身,否则,何愁不能光耀门楣?”
“此言差矣,”萧直方双目灼灼,对陶令仪的钦佩发自内心,“女儿身如何?兄不见当今陛下就是女儿之身?”
“说得有理!”杨玄略大笑接话,“且不论陶小姐之智计、手段能不能攀比陛下,如今陶氏与郑元方舍明珠庇鱼目,真真是买鱼还珠,自毁长城!”
又笑看萧直方两眼,起身向着崔述道喜:“都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如今大人麾下来了三个小诸葛,何愁扳倒不了一个郑元方!”
崔述被他捧得开怀大笑,又跟着逗了几句满面羞红的萧直方后,才一敛笑容,起身向着三人揖手道:“主意既有了,还劳烦各位尽心竭力,助我渡过眼前难关!”
杨玄略严肃:“大人言重了,大人早年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后遇来俊臣等酷吏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