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伪造证据被揭穿
听顾伯玉搬出人证,就算肃王想要让他立马滚出王府,在场一个个等着看王府笑话的宾客也不允许。
肃王眯了眯眼,眼中怒火中烧。
此事,他若阻拦顾伯玉叫来人证,明日京城定会传出他就是心虚。
更何况,他与阿禾的名誉,不容他人造谣!
“好,那你就让稳婆过来,本王等着!”肃王咬牙切齿道。
楚熙也想看看顾伯玉还有什么花招。
片刻后,顾伯玉搀扶个古稀老妇回来。
崔氏见到那人,瞳孔一颤,还真是当年给自己接生的刘老太太。
“民妇见过各位贵人。”
“十余年未见,崔丫头还如当年那般貌美,怪不得能一直让王爷念念不忘。”
刘稳婆像是崔氏的老熟人一样,跟她叙旧。
她们都是景山村的,况且崔氏生大女儿顾桑宜时,也是找的刘稳婆接生。
“好你个老不正经的刘婆子,以前王爷连景山村都没去过,你红嘴白牙就想污我崔禾清白,若非今日是我大喜之日,老娘非撕烂你的嘴!”
崔氏被刘稳婆一进门的这句话气得不轻,已经扔了团扇,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做顾家媳这十八年来,崔氏从未见过肃王,也没与任何男人有过不正当关系。
但听刘稳婆话里的意思,像是她经常与王爷私会一般。
“崔丫头,我老婆子今日来,不是跟你斗嘴吵架的。”
“当年是我给你接生的,熙熙这孩子才刚刚八个多月,并未满十月!”
“我还记得,那年三月左右,顾小子因老叔病逝,去了远在南方的坤县参加葬礼,直到下半年八月才回来。”
“这期间,足有五个月,我可不信你就一个人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没有偷汉子,你是那能立住贞节牌坊的人吗?”
刘稳婆自进门,对崔氏便一直用眼角余光扫她,正眼都没看一眼。
说话时,更是句句贬低,处处透着看不起。
凭什么都是乡下人,她崔禾能这么好命,嫁的男人一个比一个有本事,又是进士、又是王爷,是不是再过几年,都要做皇后了?!
顾伯玉对刘稳婆的这一番话,很是满意。
他也没想到,这老太婆能如此上道儿,都不用他操心。
“若大家不信刘老太太的话,晚辈这里,还有一份镇上唯一一家医馆的账本。也是多亏了他们,能把账本保存十多年之久,让今日得以一切真相大白。”
说着,顾伯玉从怀里掏出一个老旧不堪的本子。
肃王没好气接过,随手一番就到了顾伯玉提前掖了角的那页。
里面清楚记着,楚熙出生的前两日,店中出售了催产的药物。
“虽当年的药铺掌柜,已经因衰老而神志不清了,但他口中描述的购药妇人,与母亲相差无二。”
“可惜,他店里生意繁忙,无法到场作证,要不然,也不至于这么麻烦。”
顾伯玉的脸上已经扬起了胜利者的喜悦。
崔氏看到这账本,差点没两眼一黑气昏过去。
她从未做过的事,顾伯玉和这些人是如何伪造得如此真实?!
楚熙长叹口气,要来账本翻看着。
上面的墨迹是顾伯玉故意做旧的,她辨不出真伪。
不过,其他页上所写售出的药材,却狠狠将顾伯玉出卖了。
饶是他费尽心思,终是百密一疏。
楚熙嘴角微扬,这一局,赢的只能是她!
“顾大郎君说,这是咱们镇上老钟家药铺的账本?”
顾伯玉眨巴眨巴眼睛,得意的双臂环胸,“不错!”
“可我怎么记得,老钟家就是小本生意,店里根本没有人参、灵芝、天山雪莲这些名贵的药材。”
“他们家的药材,都是自己在周围山里采摘的,所以就连些价格便宜,但我们京城附近不产的金蝉花、金线莲都没得卖!”
“可这本账簿上,药材齐全,我楚熙不说精通医术,但对药材的认知也识百种,如此全的药材,你倒是说说钟家药铺,如何凑齐的?”
楚熙微笑着,将账本拍在顾伯玉肩膀上。
她饶有兴致地看着顾伯玉黑如锅底的脸,看他还有什么话可狡辩!
他也许是真的想制作一份钟家的账本,但他不知道,钟家小女儿钟欣,是她两世以来,唯一的朋友。
帮着顾家栽赃她的母亲,钟欣和整个钟家都做不出来。
这账本,应该是顾伯玉在京城里随便找的一家医馆模仿制造的。
真是又蠢又粗心!
“顾大公子,怎么不说话了?刚才不是还挺能说的吗?”楚琰冷声笑着,“若是没事了,就该算算你私闯王府,污蔑王爷王妃清誉,搬弄是非,耽误拜堂吉时之大过!”
顾伯玉神经紧绷至极致,紧紧握拳的双手都在打战。
他与一旁的刘婆子对了个眼神,刘婆子瞬间想起了什么,慌张的眼神落在楚熙身上。
“对了,早产之子天生体弱,顾熙她从小就像个病秧子一样,也因此顾小子总说她是赔钱货,都不肯教她读书。”
楚熙对此倒是认同,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