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大宝写对联
围观的人瞬间目瞪口呆,一个开绸缎庄的老板立刻挤上前,出价一两银子:“这机关对联太特别了!我买一副挂在新铺门口,既喜庆又能打广告,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大宝却摇了摇头,笑着说:“抱歉,机关对联制作复杂,目前只能做十副,一两银子一副,您要是想要,十日后可以来沈家药膳坊取货。”
这正是二宝教他的“饥饿营销”——故意控制数量,不仅能保证制作质量,还能吊足客人的胃口,让更多人期待。老板虽然有些遗憾,却还是爽快地付了定金:“十日后我一定来,你可别卖给别人!”
六&bp;锦鲤款的“天价预订”
就在大家围着机关对联讨论时,三宝抱着她的小画笔,奶声奶气地喊:“大家快来看呀!买锦鲤款对联,能沾福气,一年都顺顺利利的!”
她说着,拿起一张红纸,飞快地画了一条胖乎乎的小锦鲤,尾巴用金粉轻轻一点,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大宝趁机写下一副锦鲤款对联:“锦鲤跃门呈吉庆,灵泉润岁保平安”,三宝把画好的小锦鲤贴在对联旁边,瞬间让对联变得生动起来。
刚才订机关对联的绸缎商眼睛一亮,立刻说:“这锦鲤款我要了!三两银子一副,我买三副,一副挂家里,两副挂新铺!”他还掏出十两银子作为定金,“年后我新铺开业,还要订十副开业对联,你可一定要给我留着!”
大宝接过银子,提笔在对联落款处写下“沈知渊”三个字——少年的字体已经初具风骨,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绸缎商小心翼翼地把对联收好,像得了宝贝似的:“沈小郎君年纪轻轻,字写得好,心思也细,以后定有大出息!”
七&bp;捧给娘的“第一笔巨款”
日落时分,集市渐渐散了,兄妹三人开始清点今天的收入。二宝把碎银和铜钱分门别类地摆好,算得格外认真:
-&bp;普通对联卖了82副,每副50文,一共4两1钱;
-&bp;机关对联订了10副,每副1两,收了10两定金;
-&bp;锦鲤款卖了3副,每副3两,还有10两开业联定金,一共19两。
“总共23两1钱!扣除零头,净利有22两!”二宝兴奋地举起算盘,“大哥,够买发簪了!说不定还能买支好的!”
大宝把银子小心地包在布包里,双手捧着,快步往家走。回到小院,他看到沈青萝正在灶房做饭,立刻跑过去,把布包递到娘面前,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娘,这是卖对联赚的钱,发簪钱够了!”
沈青萝接过布包,触手沉甸甸的,心里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这不是普通的银子,是儿子用笔墨和汗水换来的孝心,比任何珠翠都珍贵。
八&bp;玉鸣轩里的“紫竹珠簪”
第二天一早,大宝就拉着娘去了州府最有名的首饰铺“玉鸣轩”。铺子里的首饰琳琅满目,珠翠宝石闪得人眼花缭乱,可大宝却没有选那些最贵重的,而是在柜台角落里,看到了一支“紫竹镶珠”发簪。
那发簪以紫竹为簪身,雕刻成竹叶的形状,栩栩如生,顶端镶嵌着一颗淡水紫珠,像清晨的露珠凝结在竹叶上,素雅又不失精致,正好符合娘平日里的气质。“娘,这支好看,我买这个。”大宝指着发簪,语气坚定。
掌柜的笑着说:“小郎君好眼光,这支发簪是用寒泉紫竹做的,不易变形,紫珠也是天然的,戴着显气质,要15两银子。”
大宝毫不犹豫地掏出银子,亲手把发簪插在娘的发髻上。他退后两步,仔细看着,眼眶微微发红:“娘,这支发簪很配你。等我以后考上状元,再给你买凤钗,买最好的!”
沈青萝对着铜镜,看着发簪在发髻上闪着淡淡的光,嘴角忍不住上扬,声音温柔:“凤钗太沉了,这支发簪,娘戴着就很好,能戴一辈子。”
九&bp;空间里的“文思奖励”
当夜,一家人洗漱完毕,准备休息时,空间的提示音突然在大宝脑海里响起,带着冰冷却又充满鼓励的调子:
「检测到宿主沈知渊通过卖对联获得市场认可,文名值+50,成功完成“孝心任务”,奖励:“紫竹狼毫”极品×1、“文思泉涌”Buff×1(使用后写作思路更清晰,灵感更丰富)。」
大宝从空间里取出那支紫竹狼毫笔,笔杆泛着淡淡的紫光,狼毫柔软而有韧性,握在手里格外舒服。他走到院子里的沙盘前,蘸了些水,提笔写下第一行字——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笔锋遒劲有力,墨色在沙面上晕开,带着淡淡的紫竹香,像是要把这句话刻进岁月里。这是娘教他的道理,也是他对自己的承诺——不管是考状元,还是守护家人,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
十&bp;星夜下的“一辈子约定”
窗外,新月如钩,清冷的月光洒在小院里,钩住满院的墨香,也钩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沈青萝把头上的紫竹珠簪取下,小心翼翼地放进静止储藏室——她想让时间停在这一刻,留住这份珍贵的回忆。
这是少年第一次靠自己的本事赚钱,第一次给娘买礼物,第一次把“孝顺”从嘴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