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章 佳人同行,再踏新程
办公室里,阳光正好。
那面写着“一心为民,恩重如山”的锦旗,和那把巨大的“万民伞”,被陈铭小心翼翼地靠墙立着,像是两座无声的丰碑,为他这段短暂却波澜壮阔的清溪镇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陈铭正在将最后几本书装进纸箱。
他一回头,却看到林薇正站在角落里,默默地帮他整理着那些散落在纸箱里的书籍和文件。
她的动作很轻,很仔细,仿佛在整理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女孩的眼圈还是红红的,鼻尖也有些发红,显然是刚才在楼下送别的人群中,也跟着一起哭过。
这个总是安安静静,像一泓清泉般的女孩,此刻那柔弱的肩膀在阳光下微微抽动着,透着一股让人心疼的落寞。
“陈……陈书记。”
林薇察觉到陈铭的目光,连忙转过身,有些慌乱地低下头,强行挤出一个笑容。
“恭喜你,要去县里高升了。”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笑容也显得无比勉强。
陈铭看着她,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他知道,林薇在担心什么。
在镇政府这个小小的生态圈里,每个人身上都贴着无形的标签。
林薇从一开始,就被所有人打上了“陈铭的人”这个烙印。
自己春风得意时,她自然水涨船高,无人敢轻易招惹。
可自己一旦离开,清溪镇这片权力真空,很快就会有新的人来填补。
一朝天子一朝臣。
对于新来的领导而言,林薇这个前任心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尴尬。
最好的结果,是被彻底边缘化,从此坐上冷板凳,再无出头之日。
最坏的结果,甚至可能会成为某些人“杀鸡儆猴”立威的工具,日子过得会比所有人都艰难。
陈铭的目光微微一凝。
前世,他看过太多这样人走茶凉的悲剧。
这一世,他绝不允许自己身边的人,再重蹈覆辙。
更何况,即将前往的平江县,对他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且充满了更多险恶斗争的漩涡。
在那里,他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
他迫切地需要一个绝对信得过,并且熟悉自己工作习惯,能力又足够出色的助手,来帮自己尽快站稳脚跟。
林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这个念头,在陈铭看到她那双泛红的眼睛时,便无比清晰地在他的心中,彻底定格。
“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陈铭合上最后一个纸箱,平静地说道。
“林薇,你跟我去一趟周书记办公室,我还有最后一件事要汇报。”
林薇愣了一下,虽然不解,但还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默默地跟在了陈铭身后。
……
镇党委书记办公室。
周正雄正戴着老花镜,在一份文件上签署着自己的名字。
看到陈铭和林薇一起走进来,他放下笔,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小陈,都准备好了?什么时候走?”
“明天一早的车。”陈铭回答道,然后开门见山,“周书记,我来跟您辞行。另外,还有一件事,想请求您的帮助。”
“哦?”周正雄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但说无妨。”
陈铭没有绕圈子,而是直接将站在自己身后的林薇,往前让了半步。
他没有谈半句私人感情,而是完全从工作的角度,条理清晰地陈述着自己的理由。
“周书记,第一,咱们红星村的‘红宝石’樱桃项目,虽然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但后续的许多技术对接、资金申报、产销渠道开拓等工作,都需要和县农业局、财政局等多个部门进行长期且复杂的沟通。”
“林薇同志从项目立项之初,就全程参与了所有工作,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由她来继续跟进这项工作的交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的平稳过渡和后续发展,这是最稳妥的方案。”
周正雄听着,缓缓点了点头,目光中流露出思索。
陈铭的这个理由,完全站得住脚,是真正的“公事公办”。
陈铭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第二,县府办的工作千头万绪,我这次调过去,岗位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工作强度和复杂度,都会比在镇里大得多。我初来乍到,对县里的人和事都不熟悉。”
“我需要一个了解我工作思路和习惯的助手,来帮我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把工作效率提起来。林薇同志在我身边工作了这么久,我们之间的工作默契,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这番话,说得坦诚而直接,既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工作的重视,也点明了林薇的不可或缺性。
“第三,”陈铭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薇同志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在清溪镇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工作能力突出,态度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是我们基层干部中的优秀代表。”
“将她这样优秀的年轻干部,选调到县里更大的平台去锻炼和发展,既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咱们清溪镇党委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