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章 税率调整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蝉鸣依旧。许明远和孙立民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深深的触动和认同。“还有一点关于税收,我做税率调整:第一关于贫农/下中农税收应该允许降低至9%;第二中农税率调整为13.5%!第三富农与地主士绅税率不变!”陈朝阳继续补充道!话音一落,孙立民立刻拿起算盘:“陈书记考虑得周全!我立刻重新核算!”一刻钟后孙立民再次开头:“陈书记,许县长经过计算,现征粮方案最终确定如下:关于贫农/下中农50%人口,收粮4797.1875万斤:执行9%税率,征粮431.75万斤。中农25%人口,收粮2398.4375万斤:执行13.5%税率,征粮323.79万斤。富农/原地主10%人口,收粮959.375万斤:执行21.5%税率,征粮206.28万斤。免税群体调整包括:赤贫户、孤寡老人、烈士遗孤及父母,税粮:0!全县预计共征收税粮:431.75+323.79+206.28=961.82万斤,约合4809吨!”陈朝阳看向孙立民:“这个征收总量,占全县总产量的比例是多少?”“961.82万斤除以10395万斤,约为9.25%!”孙立民肯定地回答。陈朝阳仔细听着,思考片刻后,果断拍板:“好!这个方案充分结合了昌平实际,照顾了各阶层利益,特别是保障了基本群众和困难群体的权益。就按这个方案执行!”“明远同志,立民同志,征粮工作务必抓紧、抓实、抓细!这是咱们在昌平站稳脚跟后,向老百姓交的第一份关乎切身利益的答卷!要确保政策宣传到位,计算精准,征收公平,颗粒归仓!同时,对免税户的认定要严格把关,确保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要让昌平的父老乡亲们明白,咱们征粮,是为了保卫他们来之不易的土地,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好的昌平!”“是!陈书记!保证完成任务!”许明远和孙立民同时起身,声音洪亮,充满信心。夹杂着昌平税粮的制定,以徐卫华为首,由张根清配合的调查组也是没有闲着。此时城隍庙后街的“兴隆杂货铺”像往常一样开门营业,掌柜周福生正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柜台。他约莫四十多岁,身形瘦削,穿着半旧的灰布褂子,一张脸平淡的看不出任何波澜。一口昌平官话里,偶尔夹着点南方人特有的软糯尾音,听着像是年轻时在外地跑过码头。然而,水面之下,暗流早已涌动。关键线报,正来自张根清那张无形的“耳朵网”。这次的消息源头,是城西一个绰号“老烟枪”的眼线。此人常年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消息极为灵通。“张主任,有发现!”老烟枪借着汇报其他事由,压低声音,“城西鬼市那个放‘印子钱’兼兑票子的‘三角眼’,您还记得吧?就上次您提过要留意的那主儿!”张根清心头一动,他当然记得陈朝阳在黑市遭遇后描述的那个人、进行可疑货币兑换的三角眼男人。“他怎么了?”“邪门就邪门在他身上!”老烟枪吸了口烟袋,吐出烟雾,“昨天后晌,我亲眼瞅见这‘三角眼’,提溜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袱,跟做贼似的,绕到‘兴隆’杂货铺的后巷!没走正门,就搁后门那儿,‘笃笃笃’敲了三长两短!门开了条缝,他闪身就进去了!前后也就一袋烟的功夫,又空着手溜出来,那包袱没了!”张根清眼神锐利起来:“包袱?看清楚里面是什么了吗?”“包袱皮裹得严实,瞅不清。”老烟枪摇摇头,“但‘三角眼’出来时,脸上那得意劲儿藏都藏不住!张主任,您说,周掌柜一个卖针头线脑的,跟‘三角眼’这种黑市里放印子钱的勾连什么?还神神秘秘走后门?那包袱里…怕不是啥正经东西吧?”这则线报,如破惊雷,“三角眼”是陈朝阳在黑市亲自确认过的可疑目标,其进行的货币兑换极可能涉及假币洗钱。如今,这个危险人物竟与看似本分的周福生有了隐秘接触!陈朝阳听完张根清的汇报,眼中寒光一闪,没有丝毫犹豫:“目标锁定!‘影子’行动立刻启动!重点:盯死‘兴隆’和周福生!同时,加强对‘三角眼’的监控,查清其落脚点和社会关系!特别注意他与周福生之间是否有规律性接触或信号传递!”顿时,数双最精锐、最隐蔽的眼睛,悄然覆盖了杂货铺、周福生以及那个城外黑市的“三角眼”。数天严密监控下来,周福生的生活表面依旧刻板:天亮开门,洒扫盘货,卖些日用杂货,木讷寡言。日落关门。那点若有若无的南方口音,在刻意模仿的昌平官话下,更显刻意。然而,监控组很快捕捉到两处关键异常:在“老烟枪”报告后的第四天傍晚,临近关店时分,“三角眼”的身影再次鬼祟出现在杂货铺后巷!同样三长两短的敲门暗号,同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