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章 重绘未来战争蓝图,催更符加更谢谢大家
他自问自答:“是赋予重火力以轻步兵的灵魂——机动、隐蔽、突然性!未来战场,火力密度固然重要,但能在复杂地形山地、丛林、城市中快速转移、出其不意打击关键节点的‘游击炮兵’,才是制胜关键。让重炮像尖刀一样插入敌人软肋,而非像铁砧一样等待敌人来砸!”吴涛听得入神,咖啡都忘了喝,喃喃道:“像尖刀一样插进去…乖乖,这想法够野!够劲!”陈朝阳翻过一页,指着上面一个由箭头和圆圈组成的简易循环图:“第二点,信息——火力闭环。这是我们打赢松月里的‘无形之手’。”“监听点捕捉讯息、‘美24师转向’是‘观察’;分析敌情,预判凯泽伏击是‘调整’;炮击安州、电台欺诈、高炮平射是‘决策’与‘行动’!这四步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高速运转的闭环!”他重重敲了下桌子:“未来的战争,是信息的战争!谁能更快、更准地获取信息包括监听、侦察,更聪明地理解、分析、预判信息,并以此驱动火力(炮击、欺骗、奇袭)精确打击,谁就能主宰战场!这个闭环运转的速度,将直接决定战役的胜负。我们今天是用‘土电台’和耳朵勉强搭建了这个循环的雏形,未来呢?需要更快的通讯、更远的侦察、更智能的分析!”指挥所里一片寂静,只有陈朝阳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在回荡,仿佛在描绘一个超越时代的战场图景。吴涛一知半解,许多词汇他是第一次听闻,所谓“智能”还是太过超前。他拿起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架被高炮火网笼罩的F-80和一艘被陆炮弹幕包围的驱逐舰简图:“第三点,非对称作战的‘跨维度打击’。这是我们以弱克强的核心哲学。”“敌人坦克强?我们用防空炮打!敌人飞机凶?我们用密集防空网罩住天!敌人舰炮猛?我们用陆炮远程弹幕干扰海!核心是什么?”陈朝阳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是硬碰硬,而是在敌人自认为最强的维度上,用他们意想不到的方式、意想不到的武器,进行降维打击!”“高炮天生不是打坦克的,但37毫米穿甲弹能撕开潘兴的侧后装甲,这就是‘跨维度’!76野炮射程不如舰炮,但密集的延时高爆弹幕覆盖一片海域,就能让驱逐舰无法安稳瞄准,这也是‘跨维度’!未来战场上,装备代差永远存在,但思维的代差,才是真正的鸿沟!谁能打破武器用途的思维定式,谁能将现有装备在非传统维度发挥到极致,谁就能在非对称对抗中创造奇迹!”他放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望向指挥所外的天色,目光仿佛穿透了朝鲜的山河,看到了更远的未来:“未来的战场,只会更加复杂——天空、地面、海洋、电磁、信息…维度叠加,瞬息万变。固守传统的‘阵地战’、‘消耗战’思维,必败无疑!”“真正的制胜之道,在于将这三点熔于一炉:让重火力具备游击的灵动是机动性,让信息流驱动火力流的闭环是智能化,让非对称的跨维度打击成为常态是创新性。这才是未来地空一体化游击战术的精髓!不是小股部队的骚扰,而是以高度机动、信息主导、跨域联合作战体系为核心,在广阔复杂的战场上,对敌实施多维度、多波次、非对称的致命打击!”“麦克阿瑟迷信他的钢铁洪流和空中优势?那就让他尝尝,被‘游击炮兵’犁开阵地、被‘信息闭环’洞穿意图、被‘跨维度打击’撕碎优势的滋味!这,才是真正的战争革命!”吴涛呆呆地看着陈朝阳,手中的咖啡早已凉透。他听不懂所有的术语,但他清晰地感受到陈朝阳话语中蕴含的那种磅礴的力量和洞穿未来的智慧。这不再仅仅是一个战斗英雄的总结,而是一位军事思想家在血火硝烟中,为未来战争描绘的、令人震撼的蓝图。“陈部长…”吴涛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敬意,“您写的这…这哪里是总结,这分明是…是给未来战争定规矩的天书啊!”陈朝阳合上日志本,封面上《论多复杂性战场如何实现地空一体化的游击战术》的标题在昏黄灯光下显得格外凝重。他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深邃和属于这个时代军人的坚毅:“规矩?不,吴副军长。这只是…我们‘铁牛’犁出的第一道沟壑。未来的战场,需要用更硬的犁头,去犁开更深的冻土。这份东西,只是个开始。”……大榆洞内司令员背着手,站在地图前。定州大捷的狂喜沉淀后,是更艰巨的责任——如何将西线的胜利转化为扭转整个战局的契机?东线的冰天雪地和强敌,第一次战役我军同样付出了不小得代价,约4000多人的阵亡,6000多战士的负伤,还有700人下落不明,或是失踪或是被俘一切犹未可知…“报告!”这时机要参谋的声音带着一丝异样的激动,打破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