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水泥试验
第二日,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黎家小院门外便传来了一阵急促却不失礼貌的叩门声,夹杂着衙役压低的通报声:“县主娘娘,县令大人驾到,已在门外等候。”
屋内,乔兮月还沉浸在深沉的睡梦中,连续几日的操劳让她睡得格外沉。
听到动静,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一时间有些不知身在何处。
身旁的黎子钊早已醒来,正轻手轻脚地准备起身,见状无奈地低声道:“是县令大人,想必是等不及要看水泥试验了。”
乔兮月哀叹一声,认命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边快速洗漱更衣,一边在心里嘀咕:这位县令大人,积极性也太高了点,简直比她自己这个发明者还要心急。
收拾妥当推开院门,果然看见县令大人正背着手,在熹微的晨光中来来回回地踱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急切与期待,活像个等着看新奇玩具的孩子。
一见乔兮月出来,他立刻迎上前,眼睛发亮:“乔娘子,可算是起来了!本官这心里跟猫抓似的,一宿都没睡踏实,就盼着天亮好去黎河村亲眼瞧瞧那水泥究竟是何等神物!快快,车马已备好,我们这就出发?”
乔兮月看着县令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哭笑不得,只得福了一礼:“有劳大人久候,我们这便出发吧。”
马车一路疾行,赶到黎河村时,太阳也才刚刚升高不久。
村东头的青石广场上,早已是人头攒动。
村长黎青河带着几乎全村的老少妇孺都等在了那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好奇、紧张和一种近乎虔诚的期盼。
那堆成小山的灰白色水泥粉末,在他们眼中仿佛不是尘土,而是闪烁着金光的希望。
见乔兮月和县令的马车到了,人群立刻骚动起来,自发地让开一条通道。
“县主娘娘来了!”
“县令大人也来了!”
“快开始吧!就等着看哩!”
黎青河快步迎上,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月丫头,县令大人,你们可算来了!大家伙儿天不亮就在这儿等着了,就盼着看看咱们忙活了这么多天,烧出来的这东西,到底管不管用!”
乔兮月看着眼前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心中也是感慨万千。她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好!既然大家都等急了,那我们这就开始试验!”
她环顾四周,开始清晰地下达指令:“去几个人,到河边铲几筐干净的中粗砂石过来!”
立刻有几个年轻后生应声,提着筐子飞奔而去。
砂石很快被铲来,倒在青石广场中央。
乔兮月指着水泥和砂石,对众人讲解道:“这水泥,不能单独使用,需得与砂石混合,称为‘砂浆’,方能用来砌筑或抹面。今日我们先试试它的粘结和硬化效果。”
她亲自示范比例:“大概三份砂石,配一份水泥。来,把它们混合均匀!”
村民们立刻上前,用铁锹将水泥和砂石来回翻搅,直到颜色均匀。
接着是最关键的一步——加水。乔兮月让人提来一桶清水,她挽起袖子,亲手操作。
她没有直接将水倒入干粉堆中,而是先在混合好的干料中间扒出一个小坑,然后将水缓缓倒入坑中。
“水不能一次加太多,”她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要一点一点地加,沿着水坑的边缘,慢慢把周围的干料扒拉到水里,轻轻搅拌。”她的动作细致而耐心,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周围的村民、衙役,包括县令大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
只见灰白色的干粉遇到水后,渐渐变得粘稠,在乔兮月的翻扒搅拌下,最终变成了一堆颜色均匀、湿度适宜的灰褐色砂浆。
“好了!”乔兮月直起身,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
她指着旁边青石广场边缘一处不太平整的地方,“就在那里,抹一块试试看!”
立刻有村民拿着木抹子上前,舀起搅拌好的砂浆,小心地铺在青石面上,然后用抹子仔细地将其抹平、压实。
砂浆在抹子的压力下,变得光滑起来。
乔兮月在一旁指导:“对,抹平之后,要记得在上面少量洒点水,然后用抹子轻轻地、反复地摩擦表面,这叫收光。这样做出来的水泥面才会光滑平整,不会坑坑洼洼,以后也结实耐用。”
村民依言而行,小心翼翼地洒水,用抹子一遍遍打磨。
这个过程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好几个村民轮番上阵,足足忙活了大半天,才将那一块约莫丈许见方的水泥地抹得平平整整、光可鉴人。
水泥抹好了,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深灰色光泽。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还远远不够,要等它完全干透硬化,才能检验其成败。
县令大人围着那块新抹的水泥地转了好几圈,忍不住伸出手想摸,又怕碰坏了似的缩回来,急切地问乔兮月:“县主,这……这要晾晒几日才能干透见分晓?”
乔兮月看了看天上明晃晃的太阳,答道:“回大人,如今是八月里,日头毒,若是天气晴好,这般厚度,暴晒一天,表面便能初步硬化,可以踩踏。但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