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筑基(中)
辰国云来镇,徐家村。
往昔平静的山村此刻却热闹非凡,锣鼓声、鞭炮声、人群往来的喧嚣声不绝于耳。
“哎,这徐家可真是遭了大难。大山兄弟上山打猎,不曾想遭遇猛兽,虽然侥幸捡回条命,却也伤了肺腑,做不得重活。徐方氏又体弱多病,这一家人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不是隔壁的张家迎娶了徐家丫头吗?有张家帮衬,徐大山一家虽然会困难点,但也不至于活不下去吧!”
“你懂什么!张家数代单传,这一代的男丁又是个傻子,张家为了传宗接代,不知塞了多少女人到那傻子的房里。徐家丫头进了张家,不是跳进火坑吗!”
“徐家丫头真是可惜了,虽然才十五岁,却是长得水灵灵的,又乖巧懂事,不知道馋坏了村里多少小伙子。可恨张家趁虚而入,上门提亲,徐大山夫妇自然不答应,奈何徐家丫头坚持接下了这门亲事。听说聘礼可是有足足五十两呢!”
“五十两怎么了,人都没了,罪孽啊……”
村民的议论纷纷自然传不到徐月颖的耳中,她现在只有对前途的无助与迷茫。
父母生她养她,如今遭逢巨变,她自然也要挺身而出,撑起一家的半边天。
张家傻子的事她当然知道,她也不愿意,可是她别无选择,甚至还违背本心,劝说徐大山夫妇同意了这门亲事。
虽然是身临其境,但徐月颖总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别扭感,她好像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不是这样的,也不该是这样的。”徐月颖喃喃自语。她究竟,遗漏了什么;那挥之不去的不协调感,来源在哪里。
吉时已到,新娘拜别父母。
“既然嫁人了,就要以夫为天,相夫教子。”身体的打击令徐大山有些意志消沉,但面对即将出嫁的女儿,他还是打起精神,劝诫地说道。
徐方氏抹去眼角的泪水:“我的小颖真是命苦啊!若是那边呆不住了就回来,这个家虽然破了点,但始终会为你敞开。”
徐月颖同样眼含泪水,为二老奉上茶盏。离别之痛渐渐弥漫,但那陌名的不适感愈发强烈。
坐在迎亲的软轿上,徐月颖忐忑不安,她拼命地想找出不安的源头在哪里。
回忆起以及方才敬茶的情景,徐月颖苦苦思索,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
“不对,不对,父亲母亲的反应不对!”
张家就是洪水猛兽,自己嫁入张家,无异于羊入虎口。可刚才送别时,徐大山夫妇虽然表现出些许不舍,总体上还是欣慰的,就像是为徐月颖寻得了如意郎君。
徐月颖自小就是徐大山夫妇的掌中肉,心头宝。凭徐大山刚强负责的个性,即便生活再艰难,怎么可能做出用女儿的前程换取些许微薄之财!
“停下,停下。”徐月颖一把扯下头上的红盖头,奋力朝着迎亲队伍叫喊。
然而她的喊声并没有得到回应,迎亲队伍依然敲着铜锣,吹着唢呐,机械地向村外走去。
徐月颖情急之下,直接掀开娇帘,朝着一旁驴打滚,暂时脱离了迎亲队伍。
新娘光天化日之下半路出逃,众目睽睽,但迎亲队伍竟仿佛没看到般,依然抬着一顶空荡荡的娇子继续前行。
还没来得及缓解骤然落地给身体带来的疼痛,徐月颖就被眼前诡异的一幕惊呆了。
来不及震惊,她跌跌撞撞地跑向家中。沿途围观的村民尚未散去,依旧扯着家长里短,议论纷纷。
可当徐月颖仔细看去,却发现竟然所有村民的面部都一片模糊,就连谈论的内容和语气也几乎一成不变,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途径一处水塘,徐月颖随意一撇。水中的倒影,身穿一身火红的嫁衣,画着浅淡的妆容,只是因一路奔跑显得有些狼狈。
这一切看似没有任何问题,实则却有着最大的破绽。除了她自己,水中竟没有任何树木、花草、房屋的倒影。
一个隐隐的猜测缓缓在徐月颖心中成型,排除掉所有的不合理与错误答案,剩下的,便是真相。
“爹,娘,我不嫁了。”徐月颖气喘吁吁地说道。
“胡闹!我徐大山顶天立地,岂能失信于人?”徐大山呵斥道。
徐方氏也一改往日的温柔,严肃地说道:“小颖,不要任性,张家荣华富贵,能保你一辈子衣食无忧。”
望着怒不可遏,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徐月颖突然笑了:“我不知道我的记忆出现了什么问题,但人的天性,并不会因为某些事情而轻易改变。或许你已经做到了尽量完美,但终究还是低估了人与人之间的至情至性。”
徐月颖话音刚落,眼前的一切便瞬间定格,然后片刻之间灰飞烟灭。尘封的记忆回归意识,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突破筑基时的幻境罢了。
幻境不算完美,但却封印了徐月颖作为修士的记忆,并且伪造了一段徐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