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怡菲
第四个怨鬼叫做程怡菲。
程怡菲的父亲程蔚是南朝赫赫有名的镇边将军,自从上了战场,几乎是战无不胜,威名远扬,甚至到了敌人光是听到他的名字就吓得退兵的地步。
程蔚是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只懂得行军打仗,为人不拘小节。他常年戍守边疆,平时也就年底能够回京述职。
在某一年程蔚又打了胜仗以后,陛下给他赐了婚,对方是礼部尚书习况之的长女。她碍于皇命难违,嫁给了程蔚,两人后来得了程怡菲这一女。
然而,在生下程怡菲之后,程夫人似乎已经超然物外,她觉得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意欲成为方外之人。
程夫人担心再生孩子会耽误自己的修行,于是便以无子以及产后不育为由,为程蔚纳了一位良妾,而后,便日日院门紧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在房内敲敲木鱼诵诵经。
至于程夫人的亲生女儿程怡菲,也全由丫头仆妇来照料,程夫人自己倒做了甩手掌柜。
程怡菲从记事以来,就没见过自己的母亲。即便她在院门外傻傻地站上一天,淋雨发烧生病了,程夫人也无动于衷,从来不见她的面。
程蔚的妻女都在京城待着,而他本人却远在边疆,自然不知晓将军府里发生的事情。
就算是等到回京述职的时候,程将军自己亲自去敲门,程夫人也是不见面的。
于是,到了后来,程夫人所待的主院,慢慢在府中就成了一个禁地。
除了程夫人娘家带过来的陪嫁丫头和侍卫,没人愿意去那个院子里干活,当然,程夫人也没有留下别的人。
长大以后,屡屡碰壁的程怡菲对这位名义上的生母的所作所为着实感到不可理解,慢慢也冷了心,除了每年过年去主院门口例行公事般地磕头请安,平日里也不大往主院走动了。
程将军亦是如此,他好歹也是一个大将军,屡次求见都被拒之门外后,便也不再自讨没趣。于是,他每次回来不是睡书房,就是去了秦姨娘的西院。
这位后进门的良妾便是秦姨娘了,当初她原本是大户人家里的丫头,只是那户人家获了罪,被圣上下旨抄家,全家老小,死的死,卖的卖,只因她皮囊较好,后来程夫人便暗暗差人牙子买了她来做妾。
当年秦姨娘芳龄也才二八年华,那时的程蔚也不过二十六,原以为是做丫头的命,哪里晓得竟走了好运进了这样的人家做妾,秦姨娘自是心满意足。
秦姨娘进门大约一年后,便产下了将军府独子,风头日盛。
因为程夫人向来不喜人打扰,所以秦姨娘更是连每日的晨昏定省都免了,在府中可谓是一人独大,日子自然是过得顺风顺水。
秦姨娘还算是个厚道人,懂得知恩图报。虽然程夫人整日在院子里头吃斋念佛的,但秦姨娘也没短了她的吃穿用度。
说来实在可笑,将军府阖府上下,还记得程夫人的恐怕便只有亲身女儿程怡菲和秦姨娘了。
秦姨娘算是摸清了程夫人的心思,只怕程夫人的心根本不在将军府,这才万事一概不管。
眼见着将军府偌大的家业尽在自己掌握之中,秦姨娘更是志得意满。她自己也为将军生下了儿子程凌,可算是后半辈子无忧了。
秦姨娘曾在世家大户待过十几年,早已参透了那些妻妾之间的争宠戏码。
程怡菲虽说是嫡出,但是只是个女儿身,将来无论如何都是要嫁人的,对程凌的未来构不成影响。
于是,生育过后,母性大发的秦姨娘见程怡菲无人照拂,便生了恻隐之心,也接到身边一同养着。
秦姨娘看得很通透,即便是照顾程怡菲几年也不打紧,日后顶多是帮程怡菲备好嫁妆,嫁个良人即可,也没多大点的事,还能博得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秦姨娘倒也是真心待程怡菲,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总是程凌一份,程怡菲一份,绝不偏颇。毕竟,将军府家大业大,还真不缺这几口。
时日一久,秦姨娘和程怡菲的感情便愈发深厚,虽不是亲生,倒胜似亲生了。
将军府总共就一子一女,两姐弟感情倒也甚好。
程凌因为是男子,将来即便不继承将军府,也是要入朝的,所以秦姨娘对程凌的管束要严格一些。
秦姨娘让程蔚给程凌请了先生教他识文断字,等他年纪到了以后又送他上了国子监。除此以外,平日里还要时常练习程蔚教他的武艺。
对于程怡菲的琴棋书画以及女红等才艺,秦姨娘自己虽然不擅长,但也为她请了教习先生上门。不过,对于程怡菲其他的小爱好,秦姨娘也并不会多加干涉。
有一日,程怡菲去别人家玩耍时,看到了闺中密友在看话本,她便也凑过去一起翻看。只是没想到,她这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
市面上时兴的话本小说,有风流才子俏佳人 ,也有穷书生和富家千金,还有江湖浪荡子和一心向往自由的闺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