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照妖镜
“我先搜下这个萨珊王朝是啥……”张扬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显得有点业余了。
这一查才发现,这个萨珊王朝就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波斯。
在萨珊王朝之前的,一般叫安息,之后的则是大食。
这个萨珊王朝曾经和华夏接壤不说,在魏晋南北朝以及后来的唐朝,都和华夏的封建王朝有过密切的交流。
而刚才那个金币的铸造者,卑路斯一世,好像也和唐朝有关系。
张扬心说,程二爷这是被定向投放了啊。
店家推荐给他的东西,都是和国内文化有关的。
说没有设计是不可能的。
现在出国旅游的华夏人的心态,都被这些当地的卖家狠狠的拿捏住了。
张扬告诉程二爷“这瓶子,确实是萨珊王朝的风格,但是工艺糙了点,买回来当个摆件没问题。”
“懂了。”程二爷恍然的点点头。
能当摆件的,肯定是现代仿的工艺品,外面可能是电镀的金。
别看通体金灿灿的好像很贵,但是全部刮下来卖金子,估计也就几百块。
“那这个壶怎么样?”
程二爷把镜头给到了他最看好的一件宝贝一件青花的执壶。
和普通青花瓷器不同的是,这件执壶的手柄还有壶口,都被替换成了金属件。
金属的把手和壶盖上,有密密麻麻的花纹,反射出古铜色的光,应该是铜制的。
“来,你靠近点,我先看看这条龙。”
张扬仔细观察了一下青花壶上的龙纹,确定是清三代的风格。
“这东西瓷质的部分,应该是清康熙或者乾隆的瓷器。再给我看看金属和瓷器连接的地方吧。”
张扬本来以为是在瓷壶上面包了点铜皮,方便做出奇特的纹饰,但仔细看铜手柄的位置,才发现它是钉在壶上的。
但是壶口位置又是完好的,瓷器的口沿很完整,只是包了铜皮、加了一个和壶口连在一起的铜盖。
意思是盖子掉了、把手断了,但又不会修瓷器,就用这种方法补全。
挺有想象力的。
看的出来,这件东西的主人很珍视这件宝贝啊。
最后看一眼底,六字篆书款的“大清乾隆年制”。
乾隆官窑的瓷器,还带龙纹,怪不得这么珍惜,在伊朗想买第二件这样的宝贝,几乎不可能。
终于可以安心的下判断了。
“感觉这是当地的工匠,在一件残缺的清乾隆的青花执壶的基础上,修补出来的东西。”
“别说,还挺好看的,而且应该还是件实用器,能用来倒酒的。”
“那值不值得买回去呢?”程二爷问道。
感觉他已经做好了刷卡的准备。
“等等啊,我帮你看看价格。”
【这是乾隆时期的外汇瓷吗?】
【带龙纹的不能是外汇吧,应该是清晚期流出去的】
【估计是当地的有钱人买回去自己用,坏了请本地师傅修的】
【所以我的康熙青花瓷热水壶,也有可能真的咯】
【雅,太雅了】
张扬在网上搜了下完整的【官窑乾隆青花执壶】的价格,这几年一路飞涨,已经冲过了百万大关。
那这种镶铜壶盖的呢?
没有拍卖记录。
只有一件明末清初镶银盖子的,成交价在十二万,但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二十万吧,我感觉可以拿下。”
张扬也不清楚卖家报价多少,只能给个保守的价格。
程二爷性子有点急,马上和翻译沟通,说出价二十万。
翻译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店主大妈听完以后,突然急了。
指着镜头说些听不懂听不懂的话,好像在骂人一样。
张扬和程二爷都有点不知所措,等翻译解释完才知道,翻译和店主以为出价的二十万,是用当地的钱。
大妈是嫌弃20万里亚尔的出价,太侮辱人了。
“里亚尔是他们当地的货币,一万里亚尔相当于我们的一块七。”
张扬心算了一下,20万里亚尔换算成国内的货币才34块钱。
怪不得人家急了,确实有点侮辱人。
不过张扬冥冥之中有种感觉,店主大妈能因为34块钱的出价骂人,而不是直接把东西收起来赶人走,估计还是想卖的,而且卖的不贵。
他主动提醒程二爷“宝友,你可以慢慢谈,感觉这是个大漏。”
“是吗?那我出200万里亚尔?”
这次翻译说完,大妈直接笑了。
疯狂的对着镜头竖大拇指。
【卧槽,这能让他捡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