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胡丽娘女尊 > 变黄牛巧解张家困 置草料无意惹祸端

变黄牛巧解张家困 置草料无意惹祸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气势软下来,忙赔笑道:“他姑奶奶,深山老林的,我是怕你们丢了才着急上火,您别见怪。这牛是你们捡的?何处捡的,找到主人没有?”

丽娘只得又将劝九奴的话择出几段敷衍张父。

张父是庄稼人,看到这样好的牛眼睛早就挪不开了,虽然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还是听丽娘的,将牛牵下山了。

等三人回家,赵氏见九奴带了野兔回来,欢喜得不得了,又见张父牵了头健黄牛来家,心中又是一喜,再听丽娘说牛是捡的,寻不着主人,喜得简直要昏过去。

丽娘知道赵氏贪财,晚饭时便存心撩拨她,先说这牛连鼻环都没有上,绝不像有主人的,又说有了这牛,春耕再不费事,再多种十亩也使得,或者赁给地多的人家使,也是一笔不少的进项。

直说的赵氏眼狂心热。

饭毕,丽娘事了拂衣去,带着九奴去马寡妇家歇息。

也不知赵氏用了什么法子,第二日晨,张父竟再没提找牛主人之事,用过饭后便扛着斧子气闷闷的上山去了。

赵氏见张父走了,将丽娘拉到一边,半是央求半是谄媚的说:“他姑奶奶,我求你两件事,一是你带着九奴去城里把柴卖了,卖的钱多少换些麦粒回来。二是家里没有养过牛,自然也没预备下草料,我去问马婶子,他家也不多,你再买车草料回来,钱定是不够的,你就把这对金钏当了吧。我也是要脸的人,这金钏是你前日将送我的,本不该拿出来,但是家里实在没钱。”

赵氏委曲求全、知礼守节的模样还挺令丽娘讶异的。

丽娘看她舍命似的将金钏塞给自己,忙推辞道:“这等小事就不劳你费心了,我身上还有钱。我来几天,承蒙你夫妇俩照顾,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你就尽管吩咐吧。”

赵氏听她有钱,忙将金钏重新揣入怀里。

又去马寡妇家借了一辆板车,将牛套了,将柴捋起捆了,扔到车上。

不忘嘱咐九奴看紧丽娘,别将牛拐跑了。

一切就绪后,看日已大高,忙催着两人快去快回。

九奴赶上牛车,一路未歇,仍是过了晌午才到县里,正是城里最热闹的时候。

九奴离城回乡已五年有余,如今的寿阳县,比彼时更繁华热闹,各处都热闹,样样都新奇,恨不得多长一只眼睛将市井繁华尽收眼底。

行人熙来攘往,皆头扎方巾,身着长袍,不时经过几个穿着异族服饰的鲜卑人,高额深目,与汉人大不相同。

临街店铺鳞次栉比,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吆喝声彼伏此起。

两人趁市未散,先寻个空地将柴卸了,不过一刻钟就卖尽了,得了十几文钱。

又去购置干草,兜转半晌,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地方,店家姓张,与九奴本家,因自小右腿不能打直,走路一瘸一拐,人们都叫他“拐子张”。

拐子张贩骡卖马,兼卖草料。

二人商量好价钱,丽娘变出几串铜板给他做定金,请他先喂饱牛,再请人将干草勒了捆上车。

丽娘和九奴则趁喂牛装草的空档去街上逛逛。

九奴因许久不见这等热闹,这也觉奇,那也见怪,东瞧西望,左右乱踅。

丽娘也没好到哪里去,看到好看的布匹和精致的小玩意便挪不动步。

不一会,九奴脖上就挂了四五个锦囊,十几串琉璃项链,这琉璃项链是鲜卑女子常戴的颈饰,孝文帝即位以来,积极推行胡汉融合,很多鲜卑服饰开始在汉人中流行。

二人走至一食店门首,只闻得肉香四溢,更胜龙肝凤髓;听得啯啜之声,竟似虎啖羊羔;见得店内食客,皆吃的摘巾脱袍,热汗淋漓。

九奴听了禁不住咽了口水,丽娘见了拉上他便要进店去。九奴挣扎道:“我不饿,我不去吃。”

“你不吃我还要吃,再说我带着钱,你慌什么,下次来还不知是什么时候呢?”

丽娘说完,就将九奴硬拽了进去,门口捉住一清秀伙计,问道:“伙计,你们店里可有什么招牌?”

那伙计笑道:“您是外来的吧,寿阳县谁不知道我们家春夏秋冬四季皆有招牌,春是韭菜饼,清香酥脆;夏是杏仁麦粥,软糯香甜;秋是菘笋老鸭汤,鲜咸滋补;如今入冬了,招牌是羊肉汤饼,您来一碗吗?味美解寒。”

胡丽娘心想,好一个机灵麻利的伙计,不仅回了问,还把春夏秋三季的招牌菜推销出去了,我还真想尝尝他家的韭菜饼、杏仁粥和菘笋老鸭汤,笑道:“我们要两碗,要做快些。”

伙计一面向厨下喊:“汤饼两碗!”,一面将胡张两人引到一张空桌前,排开桌凳,请二人坐了,不一会两碗羊肉汤饼就热腾腾摆的在案上了。

丽娘先是只用竹筷挑汤饼食,这汤饼软如春棉,白若秋练,入口滑美异常,虽不见肉,却肉香浓郁。

吃过两口觉不过瘾,竟捧起碗一饮而尽了,看九奴亦是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