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接来4人
刘瑞看了看,路上的行人一直盯着小晟手中的包子,“我妹给你装食物的袋子呢?装起来。”
小晟把包子装起来,问道“瑞哥,有什么东西要买的吗?还是直接去我爸那里。”
“直接去你爸那里。”
到了革委局,卡车也到了,这次下放人员有30几个,分别到不同的公社,留在七公社是4个人。
王叔点名,屯里的人直接领人,到了刘瑞领人,看见那男的,满脸苍白,刘瑞碰了碰他的手,很烫,发烧了。
最好马上吃退烧药,和小晟悄声说道,小晟点点头,小晟直接离开,而刘瑞等着交接,办手续。
刘瑞办完手续,领着他们走着出革委局,公社人多,四代人,虽然有人生病了,但是其他人精神和状态没有垮掉,也不好让他们上车,让刘瑞很不好过。
离开公社,走得很慢,只要十几分钟的路,走了将近60分钟,小晟早就在这等着“瑞哥,怎么这么慢?”
小晟摸了那个男人的额头,烫,把药拿了出来“快,先吃一颗退烧药”
中年妇女马上拿起药塞到老者的嘴巴里,拿起水壶灌了进去。看着男人把药吞了下去,脸上担心的神色
慢慢放松下来,嘴里不停说着谢谢。中年男子半抱半扶着老者上车,让他躺下,给他盖上被子,抱着上了车,看着两位女同事搀扶上了车,叫小晟坐到后面,他来骑车。
看着小晟拿出包子给他们,刘瑞制止了。
“瑞哥?”
刘瑞大声解释道“小晟,他们这段时间没有怎么吃饭,一下子吃冷肉包,对肠胃不好,回家先喝点热粥,下一餐再吃包子。”
中年妇女爽快地笑了起来,大声说“运气真好,这回是遇上好人了,女儿,妈说得不错吧,跌到最低谷,现在就是慢慢走到高谷。”
最小的女性也笑了“妈,爸爸,有药吃了,会没事吧?”
“那当然,你爸可厉害,打鬼子的时候,腿上受伤,麻醉都没打,都挺过来,现在一个小小的发烧,打不倒你爸爸。”
刘瑞和小晟听傻了,老夫少妻,该如何称呼?
中年女士想到要自我介绍地说“不好意思,我们还没有介绍,我丈夫叫冯森木,我叫姚春华,在我身边是我女儿冯袅袅。那个坐着的是我继子冯启明。”
小晟连忙说道“我叫王晟,骑车是刘瑞,叫我们小晟和小瑞就行。你们放心待在四盆屯,只要不出去,就不会受到伤害。”
刘瑞没有讲话,心里惊涛大浪,陈飞给他都是什么人?冯启明,前世传奇人物(国家领导人之一),高爷爷,冯启明,薛大爷,还会有谁?责任太大了,一个不好,就是华国的罪人。
回到家里已经下午两点,体温已经有所下降,把她们安排到第五间,他儿子把冯叔擦了个身,姚春华带着女儿先洗个澡,崔奶奶熬好红薯米粥,姚奶奶他们吃完,就叫他们好好休息。妹妹留下一个热水瓶和药,把刘瑞的手电筒也留了下来。
“你们先好好休息,晚饭留着,但是我先不叫你们,你们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吃。”
姚春华感激地道“谢谢。”
而刘瑞在猪圈观察猪,想着吴师傅的话,定点定量给猪喂食 ,保持猪的睡眠时间,
小晟跑了过来,大声叫道“瑞哥瑞哥,大队长找你有事。”
刘瑞就看见一群猪醒来,有的猪起来找水喝,有的猪去猪槽找吃的,还有的猪睡过去。
刘瑞踹了小晟一脚“小声点不要打扰猪睡觉。”
小晟不服气“瑞哥,你说不公平是乱家之本,你对他们就是孙子,对我就是大爷。”
“滚蛋,等下和他们说一声,不要喂猪食,等我回来喂。”刘瑞把渔网拿上,来到田里,看见大队长在给秧苗施肥。
大队长看见刘瑞后,就把手中的交给了别人。上田“刘瑞,你把渔网拿来了,你看是明天,我安排两人和你们一起去网鱼怎么样?”
刘瑞不想再揽事“叔,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就不去了,我把渔网给你们,你们自己安排,只要给我鱼内脏就行,可以吗?”
“也成,网到的鱼会留给你一成鱼。而内脏贝壳小虾也全部是你”
“叔,队里谁会编竹帘。”
“你问对人了,我那媳妇编得最好,不过你要把竹子片好,叫我媳妇帮你编就行。”
“叔,我把竹子片好,就叫婶来帮我编织竹帘 ,我先回去了。”刘瑞把网交给大队长就回家。
刘瑞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琢磨许叔会烧砖吗?最好把两个杂货间改成房间,砌上炕,以后人会多起来,再盖两间土砖房,放柴火,事情怎么这么繁琐。
回去告诉姜姨,先煮猪草放入院里的缸中,再用10斤红薯和5斤皮熬成粥,等到晚上8点再喂猪,现在不喂了。
高爷爷看见冯启明,大吃一惊“启明怎么是你?你家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