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册
在无人注意的地下宫殿内,一名黑袍人正向高位上的男人禀告:“尊上,伪帝已死,六皇子继位,都城的龙气暂时无法得到了,待属下想办法再以六皇子为阵眼,汲取国运以成此事。”
那个被称为尊上的男人摆摆手,止住他的话:“这事还是交由你去办,皇陵和皇帝的龙气都不可或缺。之前得到的一条五爪金龙还可以维持阵法许多时日。”
“尊上,还有一事。在都城之中,我们发现了巫祈神女和冥尧公子的踪迹,是否要暂时搁置计划,以防被他们发现?”黑袍人迟疑了。
“小阿玲么?”那人沉思片刻,开口回到:“可。小阿玲尚且年幼,不懂得控制七情六欲,贪恋人间口欲也是正常的,时常下界也是游玩,不必太过提防。你等监视他们行踪,及时避开就好。”
“是。”黑袍人得令,消失在原地。
快了,一切就快完成了。那人心想,小阿玲,这些只是必要的牺牲,不必可惜。
离开都城后,两人随着时节去各处游历。
“店家,打听一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巫祈灵玲喝完茶,对着茶馆的掌柜的问道,冥尧坐在她旁边打包着她爱吃的茶点。
“姑娘,你可算问对人了。”店家一说起吃喝玩乐,那可是两眼放光,拉着巫祈灵玲就开始说个不停。
巫祈灵玲听了半天,听到了一个地名:“杏林村?这真有店家你说的这么好?”
“这杏林村方圆百里谁去了都说好,民风淳朴,夜不闭户,关键是里面有个神医,好多人看病可谓是药到病除啊。”店家对巫祈灵玲大力推荐,时不时朝她挤眉弄眼:“不少贵夫人还来找神医调养过身体,生了大胖小子呢。”他眼神在冥尧和巫祈灵玲身上打转,嘿嘿一笑,一副“我懂”的样子,眼神在巫祈灵玲和冥尧之间来来回回。
巫祈灵玲羞红了脸,打着哈哈忽悠过去,付了茶钱拉着冥尧就离开了。
一路顺着指引,两人来到了杏林村。
村口用木头搭了一个架子,上面挂着写了杏林村字样的牌匾。阡陌交通,大大小小的田地里种满了庄稼,偶尔还能见着几个小孩和大黄狗玩耍。远处有几座小山,半山腰上还有座庙宇。潺潺的溪水从山间里涌出,瀑布高悬,倒有几分仙家之趣。
巫祈灵玲和冥尧找了个农家小院住下。院主一家早年搬到镇上居住,好多年都不曾回来。三十多年前,杏林村来了位神医定居,时常有人来村里暂住,院主就好好修葺一番,租给了来客,算是额外的收入。
傍晚,巫祈灵玲从附近农户手里买了食材,交给了冥尧。冥尧烧菜,巫祈灵玲生火,做了一桌好菜。
红烧肉丰腴诱人,酒红的糖色浸润进肉里,轻轻用筷子一压,肉汁混着酱香就迸发出来。长时间的炖煮,肉早已软烂,一抿就化在嘴里,浓郁的肉香久久不散。
再来口新鲜的快炒菜心,正值时令的菜蔬被大火快炒,保留了最原始的味道,少许盐调味,清新的汁水被火候锁在菜茎菜叶中,极为鲜嫩。
最后来口酥炸小杂鱼,刚刚从小溪里现捞的小杂鱼只一指长,去腮去肚,裹上一层带盐的淀粉,油热下锅,在刺啦刺啦的声音中浓浓的鱼香味飘散开来,用来小酌最适合不过。
“冥大厨辛苦了,来,这杯酒就敬你了。”巫祈灵玲倒了杯清酒,对着冥尧举杯。
“巫祈姑娘说笑了,投喂自家媳妇怎会辛苦呢?还得多谢你生火了,才有这么丰盛的一餐哪。”冥尧非常有求生欲,举着酒杯同巫祈灵玲好好喝了一顿。
清晨,轻快的鸟鸣叫醒了尚在睡梦中的人们。就着日光,踏着露水,沿着小路,人们来到各自的田地里忙活着伺候庄稼。
巫祈灵玲坐在梳妆台前,冥尧正给她梳着发髻。
“这支玉簪花发簪可好?”冥尧拿起发簪,低声问着巫祈灵玲,眸子里满是爱意。
“好。”巫祈灵玲回望,眼里全是冥尧的样子。
映在铜镜里,两人身影交叠,如水中交颈而眠的鸳鸯。
出了门,一路上不停有农家人向他们打招呼,热情的让他们摘点菜回去吃。还有人以为他们是找刘神医的,仔细说了在哪户人家。巫祈灵玲两人笑着回到,对这让人赞不绝口的“神医”起了好奇心。
能被大家赞叹,这多半有两把刷子,不知道阿萱姐姐同他探讨能否在医道上更近一步呢?
敲了敲刘神医的门,有人回答:“请进。”
巫祈灵玲和冥尧走进屋里,草药有序地摆在竹架上。刘神医回过头,看着来人:“两位不是来看病的吧。”
好的大夫观察人的神色面容都能将病情判断个大概。这一手成功拉高了巫祈灵玲对他的期待。
“确实如此。”巫祈灵玲对他说到:“久闻先生大名,家中亲友也痴迷医道,特著书一本,不知先生可否一观呢?”言下之意就是以书作为探讨的媒介,若是他感兴趣也可以写点东西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