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龙潭(二)
又是惊雷又是天地异象的,这神君一看就来由不小啊!怪力乱神之类的最是吸引人驻足,人群围了过来,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后来呢?”感兴趣的人追问着,极大地满足了说书先生的虚荣心。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接着开口往下讲。
“这石灵神君虽力大无穷,可并不滥用力量,一副慈悲心肠,常常下界行侠仗义。”说书先生絮絮叨叨,突然一拍,声音响彻茶馆,把沉浸在他的讲述里的人惊了一跳。他神秘兮兮的对着大家,一副要说悄悄话的样子。故作玄虚的样子一摆,有的人可不吃这一套,嚷嚷着快点讲接下来的故事。
说书先生也不恼,他扫视一圈,周围的人眼里满是热切的盯着他,很是受用。袖子一摆,装模作样的摸着自己没两根毛的下巴,坐在高台之上,抬着下巴接着讲起了故事。
“一日,石灵神君同往常一样下到凡间行侠仗义。正巧遇见一户富贵人家娶媳妇,流水席那可是摆了三天三夜啊,更别说那新娘子的嫁妆之丰盛,那可是足足绵延好几里,衣裳头面,古玩摆件,碗碟茶盏,红棺压路,好不气派!”
豁!这般阔气!要知道寻常人家大多是给些体己银子,不过几两之数,若是遇上不好的父母,只当做一桩划算的买卖,不顾及女儿的日子之后怎么过。这户人家也是心疼自家的女儿,衣裳绸缎,首饰头面,古玩摆件,象箸玉盏,给姑娘家的物件那时一应俱全,吃穿都不仰仗夫家。这般有家底的人家,怪不得能摆三天流水席。
众人正感叹着新娘子的奢豪,说书先生三言两语将大家的目光引回在了那场流水宴席上。
“那流水宴席可不是胡乱凑数的。每桌三个荤菜打底,比过年都丰盛咯!”说书先生舔了舔嘴唇,仿佛真的吃到了美味的佳肴。
三个荤菜?!还是流水席!有嘴馋的的忍不住咽了咽嘴里的口水,幻想着这该是何等的美味。
“如此丰盛的宴席在当日口口相传,自然也引起了石灵神君的注意。遇见人家的喜事石灵神君入乡随俗,随了喜钱吃了流水席。”说书先生的话把目光重新聚集到石灵神君身上。
“神君化作一个年迈老人,顺着人流坐在宴席上。菜色非常诱人,还有好多荤菜。贫苦人家肚子里没油水,见到了荤腥哪里肯放过,个个如饿狼扑食般扫荡着桌上的吃食,生怕慢了一步。”说书先生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讲下去。
“那户人家也是大气,待他们如贵客,缺菜了就上,缺酒了就满着,让他们吃了个尽兴。石灵神君本想着也吃些,夹起菜肴却发觉不对。”
嗯?吃席还能有不对?听着说书先生的话,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说书先生他可不管大家在想什么,依旧说着自己的故事。
“神君多次下界,也吃过不少的人间美食,荤腥也不少,可他从未见过桌上的肉是什么动物的。按常理来说流水席通常是些边角料的肉食,可这看着全然不是如此。思来想去,神君没有动筷子,只悄悄把夹来的菜肴放在一处,并不吃进肚子。”
“这流水席进行到深夜,喝醉的吃饱的都满足的瘫倒在地上,石灵神君瞧出他们陷入昏迷,假装自己也中了计谋,昏了过去、、、、、、、后来啊,神君降服了大妖,救出了受困的人们。人们为了感激神君的恩德,特地修了神祠供奉。”说书先生讲完,等着拿赏钱,台下的听众也沉浸在情节当中,回过神来自觉给了些。
巫祈灵玲听了并不觉得感触多深。她留下听书钱,又继续逛着庙会。
天色渐晚,华灯初上。点点烛火被灯笼罩着,高挂在屋檐下,汇集起光亮,将庙宇下的道路映得恍若白昼。穿着各色衣裳的男女老少或站或坐,有的锦衣罗袍,有的衣裳浆洗得泛起毛边,眉宇间都恍若带着一丝虔诚,望着庙宇眼里满是敬畏。
形形色色的摊贩叫卖着杂货,卖的最好的当然还是做香火买卖的,若是订的多了,小贩还会帮忙送到庙里,省了腿脚,一切都是那般自然,且生机勃勃。
巫祈灵玲递过两枚铜钱,拿走了一只糖葫芦。红彤彤的山楂被竹签串成一串儿,外面裹了一层薄薄的糖衣,显得格外红润诱人,拿一张可以透光的糯米纸包着,既不脏手,又增加了一丝风味。一边走着,一边瞧瞧小摊上的新奇玩意,巫祈灵玲紧绷的心弦也放松了些,缓了缓身心。
走累了,巫祈灵玲坐在亢龙潭边上,吃着手里的糖葫芦。酸甜的山楂混着酥脆的糖衣格外香甜,又因为山楂自带的酸味中和了甜腻,薄薄的糯米纸入口即化,唇齿间找不到存在,只在舌尖上留着一抹淡淡的米香,无端勾人。
瞧着不远处的灯火,繁华的喧嚣,回头看见一如之前一般静谧的亢龙潭,人间的喧闹和自然的宁静在不远不近的距离恰到好处的融合,这才是她为之努力的缘由啊。
月华初现。一抹素白静默在漆黑的夜幕中,月光如练,风过处,亢龙潭仿若银龙潜入,银麟乍现,美不胜收。
巫祈灵玲见了这美景,哪里舍得离开。她蹲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