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心事
三日后,辰时
钱塘书院在临安城贴出了第一张招收寒门和女弟子的告示,瞬间轰动全城。
那时候,宋沅正和樱桃优哉游哉的在院子里头画着猫咪,父亲在研究着当下最时兴的菜式,哥哥在摇骰子,这消息还是在外头商铺走动的母亲大人带回来的。
宋沅忙装作一副震惊的样子。
毕竟父母亲那时还不知道还以为蓁蓁不去徐家上学的来龙去脉,以为她只是学累了在家休整几日。见此告示,父亲直接大手一挥。
“这还去什么徐家学堂,我家蓁蓁要能去钱塘书院读书,我便天天端着荔枝烤肉陪我女儿读!”
“想什么呢,咱家蓁蓁怎么可能考不进去。”
张嬷嬷看着那告示倒有些怀疑。
“钱塘书院招女学生比京城那边动静还大,枪打出头鸟,这真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还能有什么问题!三先生出的主意向来都是深思熟虑,他们觉得能行就一定能行。是不是啊宴知?”
许宴知这时候才刚从外头回来,闻言笑应。
“姑母只管放心叫蓁蓁去读,也不是为了考取什么功名,开心随性便好。”
告示上写,考学时间就在今日起的一个月后,宋沅的本事放到同龄姑娘中自然出类拔萃,可此次考试却未将女子单独列出。考试依旧分为三场,世家子需取第三场的头几名方能直接拜入三先生的门下。
寒门、女子及十岁以下的世家子只需通过头一场便可入学大同班,也就是扩办的学前班。若能与世家子一样考完三场且拿到头几名,也可直接成为正式弟子。
也就是说,宋沅若想正式入学,须得达到同期竞争的世家子们一个水平方可,这对于一个八岁的小姑娘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告示不过贴了半天,大同班的报名者已近千人,招生者不过百二十人。宋沅若能进大同班便很不易了,宋沅又不想考功名,她的目标不过就是一个大同班而已。
对于宋沅,全家人都有数不清的信心。这一个月来她的课业也自然而然的便让宴知揽了下来。为了庆祝她找到了新的挑战,父亲还特意为她烧了一桌子的大餐。
钱塘书院破例后的第一次考招,比往年多了足足三千名学者报名,这其中有临安当地的,也有周遭四面村镇的。这个数字和许宴知从前想的差不多。
而另一件事也如同他预料的那般,书院虽开始招收女子入学,可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报名者不过百中有一,少之又少。不读书的依旧不读,读书的除了自家学习之外的大多还留在了徐家学孰。
此事在女公子间传来之时如同狂风骤雨,掀起了一阵议论,最终不过石子丢入了泥潭没了动静。思来想去,她们或许还是觉得身为女子没必要费尽心思争这口气。考不上丢人,考上了也不见得能嫁的更好。
至此,宋沅母亲还不知自己女儿被那徐家嫡女欺负的始末,她甚至还携重礼亲自去徐家表示感谢。但这件事最终还是莫名其妙的就传到了宋九尧的耳朵里,他面色顿时铁青,拍着桌子就往外走。
樱桃瞧见了,忙去告诉自家姑娘。宋沅知晓后荒了,忙去青竹堂书房里寻二哥哥,许宴知倒是面色平静。
“他想去便去,这世上本也没有欺负到头上还忍的道理。”
“可我哥他根本不知道分寸,我担心他会闹出什么事来。”
宋沅冷不丁想到之前大哥哥为了自己跟小混混打架,竟打断了他们一人一条腿,还有上上回自己被大街上的纨绔公子哥说了两句不敬之语,大哥哥就将他骗到了赌场,生生“抢”了他家十多间铺子。
如此行事虽都是为了自己,但最终免不了还是他和爹娘的麻烦。
“放心吧蓁蓁,你大哥哥对徐宁一个姑娘家做不了什么,顶多就是过去吓唬吓唬她,将她绑回来给你道歉而已。”
即便二哥哥如此劝慰,宋沅还是觉得心中忐忑。不过外头也的确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消息。下午,乌云密布,临安城下起了瓢泼大雨。宋沅一家原打算继续在外头的院子里用餐,为躲雨便将餐桌搬进了亭子。晚膳用到一半,她才瞧见大哥哥气喘吁吁的顺着廊桥冲了进来。
他没有如事先同宴知说好的那样把徐宁绑回来,他的身后空无一人。
“你这次倒是挺沉得住气,竟什么也没干。”许宴知有些阴阳怪气,仿佛是希望大哥哥将徐宁绑回来道歉一般。
宋沅还是有些慌,怯怯的问:“大哥哥去徐家了?”
宋九尧在母亲的唠叨声中草草洗了个手,气都还没喘均匀,到了餐桌旁也不做下,大声道:“爹娘,你们几个都不敢相信,我刚刚瞧见了什么?”
除许宴知外,众人纷纷放下了筷子。
因外头的雨声,宋九尧将声音放大了不少。
“我原是想到徐家给蓁蓁出气。为此我都做好了准备,想着我奈何不了一个姑娘家,她父亲总归奈何的了,便打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