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会盟
虎牢关,通往洛阳的屏障。
拿下虎牢关,通往洛阳的道路将畅通无阻。
该关南接高山峻岭,北临黄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讨董联军会盟地点在离虎牢关三十余里的地方。
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故事,徐武是耳熟能详,
“不知这次加上我和刘备,算不算二十路诸侯讨董。”
徐武在心中歪歪。
来到会盟地点,只见得营帐遮天蔽日,一眼都望不到尽头。
兵马在营寨之中往来穿梭。
军旅的肃杀之气和威严之风感觉扑面而来。
徐武虽然见过大城市,但和这种震撼简直是无法相比的。
一下子瞬间感觉热血上涌,心潮澎湃。
男人都有一种军旅情结,都渴望上阵杀敌,报效国家。
而此次他们会盟的目的,就是为了讨伐权臣董卓,匡扶朝廷社稷。
所以徐武在看到这个场面一下子就被感染了。
就在徐武还在自我陶醉的时候,一队骑兵向他们奔来。
为首那人向众人道:“我乃骁骑校尉曹操,敢问几位将军尊姓大名。”
原来那人就是曹操。
只见曹操相貌不算好看,但却有一种威严之气。
公孙瓒道:“我乃北平太守公孙瓒,特领兵一万五千来会盟。这是平原县令刘备,这是关羽、张飞、徐武,他们统兵八千也是前来会盟的。”
公孙瓒一一介绍众人。
徐武也向曹操行了一礼,能够见到大名鼎鼎的曹操也是他激动不已。
原来历史中三位大佬,如今他已见过两个。
曹操听到又来了二万三千人的人马,心中自然是高兴不已,于是说道:“感谢诸位深明大义,为国解忧。诸位还请先安营扎寨,来日将举行会盟仪式。”
然后就吩咐属下带领徐武等人找地方安营扎寨去了。
由于此次会盟来的人马很多,作为发起者的曹操自然就担负起了居中协调联络的角色。
要不各路诸侯混在一起,还没打,自己就先乱套了。
徐武几人虽然是一同前来的,但都有各自的人马,于是就按着引导的指引,各自安营扎寨去了。
夜晚,徐武坐在帐中,向张德问道:
“如今常云的队伍到了哪里了?”
“他们现在距离我们不到三十里。”张德回道。
“好,叫他们不用跟的太近,随时听候命令。”
“是。”
为了保险起见,徐武让常云又带了四千的部队跟在身后,时刻准备支援自己。
徐武来到帐外,这个时候早已经没有了白日兵马的喧嚣。
只有噼啪做响的火把,和巡逻军士的脚步声。
也许这就是大战前夜的宁静。
此时三十里外的虎牢关,董卓也已经派华雄领兵五万前来了增援。
等到第二天,徐武与刘备等人又跟随着公孙瓒来到了会盟的大帐之中。
帐中的诸人都在互相寒暄。
由于刘备官职地位,徐武更是,谁也不认识。
在这个会盟之中在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要知道,这次来会盟的都是太守级的人物,徐武他们还不在这个圈子里。
还好作为东道主的曹操还是慧眼识英雄,并不会已官职大人也区别对待人。
看徐武他们站在旁边无所事事,于是就引他们坐下了。
这场寒暄的焦点自然是有四世三公家族背景的袁绍和袁术。
袁绍看到坐在边缘的徐武等人不曾见过。于是就问道:
“这两位是何人?怎么不曾见过。”
公孙瓒听得袁绍发问,于是就指着刘备说道:“这是平原县令刘备,字玄德。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属皇室宗亲。”
袁绍刚听得只是一个县令,居然有知道和他们一起坐在这里。
眼中就露出了一点不悦之色。
要知道。这次来得怎么得也是有一个太守的身份。
一个县令有何资格和大家平起平坐。
此次来会盟的十八路诸侯分别是:
第一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路,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路,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路,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路,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路,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路,济北相鲍信。
第十路,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路,广陵太守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