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为蔡邕求情
与陈宫、贾诩商议完毕,徐武命人备了礼品,就往王允府去了。
徐武早就想来王允处拜见,此次蔡邕之事正好是一个好的理由。
王允听得下人来报,徐武在府门口求见,赶紧前往相应,抬手赔礼道:“将军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下人不懂事,还望将军见谅。”
徐武回道:“司徒言重,晚生早该登门拜访,奈何事务缠身,司徒不要见怪才是。”
说着便命人将携带的礼品抬了上来,王允见徐武对自己如此礼重,心中也是十分高兴,忙说道:“将军为何如此见外,将军请。”
说着王允把徐武请进了府中,徐武示意让随行军士在府外等候,只带了张德和姜奉入内。
进入堂上,王允引徐武上座,徐武哪里好意思,说道:“司徒乃是朝廷重臣,论官职论年纪,晚生都敢坐这个位置,使不得。”
说完就要往旁边坐去,王允一脸真挚的道:“将军虽然年少,但乃世上少有的英雄,允是十分的敬佩,还望将军不要推辞。”
徐武是坚持不肯接受,望次位而去,王允无法,只能自己落座。
张德和姜奉不好打扰他们说话,又不能走太远,于是就立于堂内门口。
当初在大军进城之时,王允见过张德,知道他乃是徐手底下的大将,却不是普通的护卫武士,他也有意结交,于是对徐武说道:“将军两位爱将何不一起堂内入座,立于门口岂不是我失礼了。”
既然王允已经开口,于是就招手让张德两人坐于下首。
王允一边命人端来酒食,一边殷勤招待,给徐武斟了一杯,然后招呼张德、姜奉倒酒,张德说道:“我等要护卫主公左右,不能饮酒,司徒见谅。”
既然如此,王允也不好强求,赞道:“真是尽忠职守,徐将军真是御下有方,来,饮了此杯。”
“晚辈不才,以后许多事情还要请司徒赐教。”
说完两人一饮而尽。
“将军如此年轻便打败你逆贼董卓,匡扶汉室于危亡,立下不世之功,我是打心底里佩服将军,是望尘莫及啊!”
“司徒过誉了,若不是司徒相助,不知要多损伤多少将士的性命,为此,我敬司徒一杯。”
说完就一饮而尽,王允微微一笑,以示谦虚,一口气也将杯中之酒倒入了口中,喝完微微一叹,“就是可惜,让董卓这个老贼给跑了。”
“司徒勿虑,武早晚必定将其生擒,告慰天下。”
“如此,我再敬将军一杯,替天下百姓谢谢将军。”
一杯酒又下肚,徐武心中不免感叹,还好这酒度数不高,要不照这喝法,不一会就得趴下。
喝完这杯酒,徐武看了一眼王允,决定步入正题,“说起这董卓,听闻司徒抓了好些他的同党。”
王允又是微微一叹,说道:“正是,想那董卓篡权时,朝中许多官员不思朝廷恩典,居然卖身事贼,实在可恨,故而抓之。”
其实的确其中有些真是当初投靠了董卓,当时其中也不乏一些党派之争被殃及之人。
“我听说有一个叫蔡邕的,原来是左中郎将。”
徐武忽然单单提起蔡邕,王允一时也猜不透他是何用意,说道:
“原来将军也知晓此人。此人受了董卓那逆贼些许恩典,就将国家大义抛诸脑后,为董卓这种人惋惜,实在是冥顽不灵。”
想那蔡邕其实的确也是罪不至死,但是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为董卓叹息,若董卓都可惜,那自己引兵赶跑董卓还是有错。
所以王允对于稍有同情的就严厉打击,蔡邕因此也被下了狱,准备处死。
“但是听说此人有大才,如若杀之实在是可惜了。”徐武接话道。
王允这时才知道,原来徐武是想救这蔡邕一命。但是自己毕竟位列三公,若如此就轻易松口,那以后徐武不是会轻视自己。
所以王允决定先吊一吊徐武的胃口。
王允故做决绝:“有才如果只是助纣为虐,这才也是无用之才,甚至会贻害百姓。”
徐武也难堪了,王允居然还说的如此之重,难道是自己想保蔡邕一命的意思表达的还不够明确?王允没有盖特到自己的意思?
于是他只能把话又挑明了一点:“蔡邕的事我也听说了一点,那点叹息不过是书生之见,司徒无需和他多做计较,不如免他一死?”
王允暗喜,这徐武果然上钩了,还是太年轻了。
虽然徐武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王允觉得这还不够,这理由和徐武绑的还不够紧,只有让徐武做进一步的努力,但是自己再来答应徐武才会真正的感激自己。
这就是人性,轻易得到的不会珍惜,只有付出了努力的才知道珍贵。
“将军是和蔡邕有什么关系?若没有,不如管他,省的和那逆贼董卓扯上关系。”王允一脸真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