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单词,回来时发现有人把早餐泼在了她的书包上,问了一圈没有人理她……
不合群成了她最大的错,父母问她为什么不想去上学,她只是说和同学们合不来。还有其他许多细碎的东西,是说不出口的,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就像小瓶儿只是说因为用塑料瓶装洗衣粉被嘲笑,但边月知道,不止是这些。或许是有人在寝室却没有人愿意给她开门;或许是从家里带了吃食分给室友,有人一听说是她给的就立刻扔进了垃圾筒;或许是被人起了难听的外号……能说出口的不过只是其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有许多难过的事只能压在心里,即使被误会小题大做,也只能憋出一句“你们什么都不懂。”
压倒一个人的,从来不止是说出来那些事。
喻枫郁闷了一路,一直在想应该怎么办才好,快走到客栈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什么,问边月是怎么认识客栈老板娘一家的,她们的关系好像不止于住客和老板那么简单,边月告诉他,就只是前几年来旅游的时候认识的。
只不过那时候客栈还没有开起来,小瓶儿的二姐也还没有去颐江。边月刚辞职,没有告诉家里人,也不想回家,便在网上搜了篇小众旅游路线,订了机票,租了辆车顺着攻略开到达瓦村附近。
早些年条件艰苦,成熟的果蔬要翻两座大山,背到县城里去卖,后当地旅游业发展起来,达瓦村多多少少会有些游客路过,大姐春花在县城一家餐馆里上班,二姐桂花就在路边卖点瓜果蔬菜补贴家用。从这条公路走的车不算多,也不止她一个人在卖,一天下来连本带利最多就赚七八十,多数时候连张都开不了。
别人摆摊最多摆到六点就要回去做晚饭,桂花弟弟妹妹都在外面上学,母亲自己也可以热饭吃,她不回去吃,中午出来的时候带一小盒饭,吃完摆到九点多才摸黑回家。
边月的车在半路上抛锚,头一次出来没什么经验,又在山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远远看见桂花摊位上的灯,试探着走过去说明情况,已经做好被拒绝的准备,桂花却直接带她回了家。
后来的事说不上来,桂花需要钱供弟弟妹妹读书,让大姐不要那么累,边月计划开家清吧,三言两语桂花就稀里糊涂的跟着她去了颐江市。
之后再说起来她俩都觉得对方心大,一个敢在荒郊野外跟着陌生人回家,一个也不怕被骗到黑工厂就跟着别人背井离乡。
喻枫的眉头越听越紧:“这么多年你都在颐江?”
“也没有吧,辞职之后才回来的。”
喻枫睨着她:“没有其他事要交代了?”
边月想了一会儿,眼前一亮:“还真有!万一你见到小瓶儿的二姐,可千万别叫她桂花,她会生气的。”
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踏出门槛,回头望了一眼,桂花让边月给她起个名字,去了大城市还用这么土的名字会被笑的,边月让她省省吧,大城市的人忙的连自己姓啥都忘了,才不会在意你叫什么名字。桂花不信,偏要一个新名字,边月想了一会儿,笑道:“从这儿到颐江那么远,就叫阿远吧。”
阿远起先不满,觉得这个名字和桂花一样随便,后来真跟着边月到了几千公里外的颐江,越听也就越顺耳了。
“你要说的就这个?”喻枫怒不可恕。
“不然还有什么?”
为什么回了颐江也不来找我?为什么那么多年一点消息也没有?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我分明没有换过电话号码……
喻枫有好多问题想要问,但一看见边月的眼睛,那些话就堵在胸口说不出来。
小瓶儿在草地上哭了一阵后就好像没事人一样,把牛牵进牛棚,解下小背篓,蹲在水池边洗菜准备晚饭,春花从厨房里出来,问她寒假作业写完没有,要带去学校的东西收拾好没有。
小瓶儿都点头,春花又让她玩儿去,这儿不用她帮忙,小瓶儿这次没有点头,默默地把冬笋上的泥泞洗干净。
其他人不见踪影,只有那对大学生情侣坐在火塘边仔细核对近日的开销账目,两人准备了五千块钱出来玩,计划玩一个月,结果半个月就把钱花的七七八八,计划表上还剩一半的景点没有打卡。
女生说:“好像只能回去了。”
男孩儿不信邪,咬咬牙:“再算一遍!”
“已经第三遍了,”女生没好气地说,“都怪你每到一个地方都要买特产,又贵又不好吃!”
“你怎么不说你非要住湖景房呢!四五百一晚,吓死人!”
“湖景房你没住吗?是谁一听别人吹的天花乱坠的就买一堆没用的枯草,是谁在浪费钱?”
……
两人旧账翻了一大堆,翻到最后口干舌燥,抿了一口热茶,男生道:“明天回去了?”
“下次再去吧。”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刚才争吵都不存在。
喻枫和边月饶有兴致看了全程,喻枫想,边月一次也没和他真正吵过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