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举招工!
艳阳高照,这是入秋之后的天气,虽然太阳高照,但由于位置的缘故,整个郭北县之中都不怎么的闷热。
此时,在城北的一处告示栏之中,一大堆百姓以及灾民正围在此处。
“招工?你说什么,许大人要招工?”
“你们没有听说吗?据说那位许大人要在城北的一块地上招工呢!”
“真的假的?衙门招工,还给工钱?不会瞎说的吧?”人群之中,有人不信。
那识字将告示念出来的那一位生气的眼睛一瞪:“你爱信不信,这衙门贴的告示还能有假不成?而且这还是许大人亲口所说!”
“那你快念念,这告示上还写了些什么?”有人急问道。
“这上面还写了工钱。”那人继续说道。
“工钱?能有多少工钱啊,在这郭北县一个月能有个一百文钱就不错了吧,不过那也比直接饿死强!”
“一百文?怎么可能,县老爷虽然好,但是也没那么多银钱来救济我们这些贫困老百姓啊!”
“那可不一定,我可是听说了,这位老爷给的工钱不低呢。”
人群之中的百姓,开始议论纷纷,其实这些百姓的要求很低,毕竟大多数都是从别的县之中落难过来的饥民,别说许新年给工钱了,就算是许新年只给一口饭吃,这些饥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去。
毕竟那一百斤粮食虽然多,但是终归是有吃完的那一天。
“对啊,你还没说,咋们大老爷给咋们多少的工钱呢?”
“就是,别卖关子了。”
人群之中闹哄哄的,恨不得让那识字的人立刻说出来。
只见那人的脸上一愣,望着告示上的字怔怔出神:“县老爷给的工钱是一个月一两银子......”
这话一出,顿时在场之中的人都有些发愣。
并非这个数字少了,而是恰恰相反,许新年给的太多了,要知道衙门里的捕快们,一年才多少俸禄?五两银子已经了不起了。
这在郭北县已经是一份相当不错的收入了。
当然衙门里的差事,还有别的收入,例如逢年过节给的大米,鱼肉什么的,不过这些东西就算是加起来,一年也未必有十两银子。
可许新年这一次给的工钱是多少?
一个月一两银子!
如果按照一年来算的,那就是整整十二两银子,在明面上,甚至比捕头赵正风的收入都要高一些,完全可以让一家三口一整年吃穿不愁了!
“一个月一两银子。”有人吞了吞口水,忍不住道:“别说是给县老爷做工了,就算是个县老爷卖命我都愿意啊!”
“就是就是,你不会看错了吧?怎么可能会是一两银子?”
所有的百姓一听,第一感觉是这识字的人看错了,二则是觉得莫非天上真的派了一位菩萨来拯救他们这些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
“你们先听我说完,我只念了工钱,还没有说县老爷的要求的。”那人摆了摆手继续念道。
“我方才说的,这是普通力气活的工钱,这上面还写了若是会木工,石匠,瓦匠这些有技术的工人,那一个月至少有二两银子。”
听到这话,人群之中的百姓们彻底的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个月二两银钱,那一年就是二十四两,攒个一年都能换一处大宅子了!若是这些告示上写的都是真的,那这县老爷已经不是菩萨下凡了。
简直就是活菩萨在世!
“走,我们就去给县老爷做活,县老爷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对!县老爷就是咋们郭北县的天!”
“老天爷开眼,咋们郭北县终于有一位肯干事的好县令了!”
......
一开始众多对这告示都还有些怀疑,但看到是许新年亲笔写的,那可信度顿时就高了七分,毕竟许新年有了之前发粮的事迹,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已经极为的不错。
如今再加上这个,许新年郭北县的地位一下子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任县令了。
还没过一会,已经有百姓从城北那块地回来了。
“真的,都是真的!县老爷真的招工了!银钱也是真的!”这话一出,在场之中的所有百姓都坐不住了,就连那位识字的年轻人也按捺不住了。
他会一些木匠活,本来只是在县里做些修修房梁大门的活,一年下来,也未必有得上二两收入,换在原来也能过上日子,可是如今许新年招工的消息一出,他就再也坐不住了。
紧接着,这些百姓们一个个都奔走相告,带着家里能够干活的人,统统跑到了城北那块地方。
整个郭北县的百姓热火朝天,几乎就没有人还愿意干手上原来的活,要不是衙门和县兵有许新年额外的补贴,他们也早就报名当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