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锦州血战(一)
皇太极的终极梦想就是攻破山海关问鼎中原,且不说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骁勇善战率领三军将士死守,就是这山海关的屏障锦州城也是固若金汤,守将孙承宗也不是好惹的,所以让皇太极很是头疼。当然,皇太极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绕过锦州,想办法直接取山海关,可是军事上想这样做基本不可能,耍点小聪明或许可行,因此当林丹假意提出渗透进山海关智取时,皇太极倒也不反对。当然,对于这样的智取皇太极显然心知肚明,概率不是特别大,所以,他在批准林丹的卧底计划的同时也启动了攻锦州的军事计划。只不过,这仗一点也不好打,锦州城内有悍将孙承宗和他的5万锦州军,不远处也有洪承畴的13万明军参战,所以这次进攻注定是一场血战。
皇太极这次驰援锦州助攻正白旗的多尔衮军带来了50门红衣大炮,这是个大杀器,只不过你有大炮明军也有。人数上明军还是占据优势,总指挥岳托手里有13万能直接指挥的大军,但是和明军相比还是逊色不少,当务之急只有抢先到达锦州城下,在明朝的13万援军到来之前歼灭城内的5万守军这仗才能赢。但是洪承畴的大军早就在锦州城下了,所以战机已经失去了,不过这仗还是非打不可。所以,皇太极开始了战前部署。
清军营帐内,各位将官屏息以待,皇太极面色凝重。
“多尔衮听令,命你正白旗部担任攻城的先锋部队,务必在两个时辰内打开锦州城缺口”
“岳托听令,你作为总指挥坐镇中军大帐,运筹帷幄协调各个攻城部队的协调合作”
“鳌拜听令,朕额外再给你2000近卫亲兵组成敢死队,乘着暗夜突破锦州城的暗哨,务必全歼明军暗卫,我军将在凌晨发起总攻”。
说完,皇太极明显放松了一点,在他看来这样的部署算是比较体面了。清军擅长夜战,但是明军也不是吃素的,组建了暗哨卫专门对付夜战部队,所以按照皇太极的意思只要鳌拜可以率领敢死队拔掉明军的暗哨,凌晨发动总攻也不赖。
“末将听令”,多尔顿等人气势高昂。
而此时,流丹和周少校显得不知所措,整个帐内重要人物都安排了差事,他们却没有动静。
“林丹,渗透山海关固然重要,但是目前锦州之战很重要,不管成败如何,打完这仗你们再行动吧,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带领周少校把我清军的50门红衣大炮运送到指定位置,待鳌拜拔掉了明军的暗哨卫,你们再下令轰城”。皇太极意味深长的说。
虽然流丹很不解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自己,但还是欣然接受了。
“末将领命”,流丹意志坚定。
清军这边已经布置完毕,那明军那边呢?
此刻锦州城内的孙承宗正在和监军袁崇焕议事。
“崇焕,你觉得清军此次军事部署如何?”,孙承宗一脸疑惑的问道。
“将军,清军此次人数比我们少,但是大炮比我们多,我军在城廓外围都部署了暗哨,只要清军敢夜战定让他们有来无回,只是清军大炮的位置我们暂时不知道,建议派斥候前去打探”,袁崇焕说道。
孙承宗批准了袁崇焕的打探计划,毕竟想要取胜必须要断掉那50门红衣大炮不可。明军有人数上的优势,并不惧怕肉搏,但是50门大炮的威力实在太大,锦州城内的大炮只有10门不到,没办法,明朝缺钱,城内守军的粮饷这个月都没着落哪有钱买大炮呢?
很快,袁崇焕派出去的细作混进了清军军营。而这边,林丹已经带着周少校把大炮准备运往指定位置,为了保护这50个宝贝疙瘩,皇太极命索额图带领大内侍卫500名全程戒备。
被袁崇焕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很快回来了并告诉了袁崇焕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那50门大炮有专人护送、专人戒备,看方向是要部署到南门的土坡位置。细作很专业,这些大炮的最终位置确实是南门,这里居高临下,大炮正对锦州城最薄弱的南门。而南门守将正是游击游鸿。
“游鸿将军,据斥候来报,清军马上会对锦州城进攻,他们的大炮瞄准的正是你把守的南门,我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给你了,无论如何你要扛住”。游鸿也是倒霉透了,自己在山海关待的好好的,就被派到了这里守城门,关键是这哪是守城,这就是送死,莫说50门大炮轰过来,就是10门大炮也够他受的了,所以他确实胆战心惊了。这个袁崇焕也是,你说这情报你知道就行了,和这个怂包说干嘛呢?这不,听完后游鸿准备投降了,但是明朝法律严苛,投降的话自己的家人肯定会被锦衣卫杀了,所以他很纠结。但只要有了投降的想法,这小子肯定会去做的。
而此时,鳌拜的2000敢死营已经摸到了南门城下并火速解决掉了明军的暗哨。此刻游鸿正在巡城,他发现了鳌拜的突击队,不过这小子耍起了小心思,他不打算上报,而是暗地里见了鳌拜一面。游鸿从城墙上坠绳而下和鳌拜密谈,大概意思是清军不要炮轰南门,自己可以给他们开门。这小子真是坏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