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山海关再接重任
皇太极撤退塔山的消息传到了流丹这里,此时他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仗打得好好的怎么就溃败了,虽说对于清军的溃败他暗自窃喜,但是这突然就要回防了,他还是慎重考虑了将来的后果。毕竟炮轰锦州南门、没有及时宏基洪承畴的大帐,这要是皇太极追究起来自己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所以他不得不考虑此时是直接跑路呢还是坚持回塔山述职,可能是因为想念盛京城的敏儿,所以流丹还是决定回塔山。
“周少校,你整顿一下兵马,把这50门大炮拉回塔山去吧,至于之前发生的事情我来和皇太极说”,流丹交代了一下任务就准备启程回塔山。
此刻,塔山中军营帐内,清军人人士气消沉,皇太极也是满脸愁思。
“报,流丹将军求见”,传令兵进帐。
此刻皇太极心里跟明镜似的,此次战败指不定和流丹有一点关系,最基本的,如果他按照指令轰击洪承畴的中军营帐,也不至于溃败的这么快,所以流丹进帐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当时的情况。流丹倒也不含糊,直接搬出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传统,意思就是当时炮队射程不够,盲目开跑浪费弹药之类的,也不知道皇太极是真傻还是假傻,居然信了,相比皇太极也知道,此刻想要速取山海关,只能是借助流丹的卧底计划了,可是皇太极不知道的是直到他驾崩,也没能跨进山海关一步。
“流丹,此次我军锦州之战失利,只有寄希望于你的卧底计划了,现在计划可以照常进行,多尔衮、鳌拜、索额图可以继续跟着你去山海关,你还需要任何协助直接提,不要客气”,皇太极言辞恳切。流丹倒也不客气,直接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皇上,事到如今,我将尽全力推进计划实施,只不过这次我想一个人前往”,流丹的想法很简单,带太多满洲人吴三桂只会对自己生疑,还不如孤身前往,就连周少校他都不打算带了,直接让他回去保护敏儿。就这样,流丹独自一人前往了山海关。
他此刻是矛盾的,如果盲目的偏向明朝,自己和皇太极的关系势必会决裂,皇太极对自己也不错还把敏儿嫁给了自己,但是自己的任务是研究超时空转换的问题,这里的一切都是虚无的对他毫无意义,而且作为汉人他自然是同情明军,所以他的想法时,进山海关后相机行事,好在皇太极和吴三桂之间游刃有余。凭借着朝廷大员的身份,流丹很顺利的进了山海关并见到了吴三桂。
除了去盛京那一段没说,像一路走来,包括途经的见闻和山丹军马场之战流丹都一五一十的说了个遍,总而言之就是,任务圆满完成。确实,山海关的马是够用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朝廷缺钱了。听完吴三桂这话,流丹又蒙了,这不是给自己出难题吗,找马都九死一生,这会儿又和自己说朝廷没钱了,难不成还要自己搞钱不成。事实上,吴三桂确实是这么想的,在他看来,山丹军马场流丹能顺利协助明军夺回,搞钱自然也是不在话下了。
看来吴三桂也是无人可用了,死盯着流丹不放了这是,不过此时明军确实不好过,多地的边军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饷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因此崇祯皇帝给吴三桂去了密信,要他在辽东找一个能搞到钱的人,当然不是在辽东搞钱,而是去南京,也就是明朝的陪都。
要流丹去南方搞钱,怕是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当下朝廷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魏忠贤为主的阉党,一派是以李标为首的东林党,阉党掌握了军政大权,但是他们搞不到钱,财政在李标等人手上,崇祯皇帝也是左右为难,现在东林党人不愿给前方提供军需物资,哪怕发了好几道圣旨也不管用,很是急死人了,不得已,崇祯帝最后决定找个中间人去南方筹粮,可是找来找去也没发现没有站队的权臣,这时候想起了流丹,鉴于他在山丹军马场的卓越表现,所以决定任命流丹为税务官去南方筹钱。
说到底还是崇祯皇帝的意思,流丹也不好拒绝,所以他倒也爽快答应了,毕竟在北方也呆的腻了,去南方看看或许还能发现超时空现象。不过去之前,流丹向崇祯帝要了一个人,那就是嘉峪关总兵宗政,流丹认为此人业务能力很强,可以帮到自己。很快,交接完政务,宗政和林丹一起到北京述职准备前往南方筹粮。而此时的皇太极正在焦急等待流丹在山海关的消息,此刻的皇太极还是对流丹心存幻想。
等待总是漫长的,在盛京城的敏儿此刻是无比思念流丹,新婚不久流丹就被外派到辽东战场执行任务,这可是太让人思念了,此时的和硕公主敏儿在宫殿中只能焚香祷告期盼自己的丈夫在外平安,当然,他的祷告流丹是听不到了,因为他即将要去更南边的南京。
出发南京前,流丹和宗政来了个促膝长谈,一个对南方筹钱这事想不通为什么找自己,一个对从榆林派到北京委派新职更是想不通。
“流丹大人,我本是一介武夫,何德何能可以担当筹粮大使?”宗政不解地问。
“宗政将军太谦虚了,我在榆林的时候亲眼见过了将军的能力,那真是力挽狂澜级别的,既然将军带兵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