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哥要科举6(修)
祝父和大哥都走了,曹氏去了邻村将小儿子领了回来。
祝乐的阿弟,曹世康,今年十三岁。一念书就喊头疼,所以他大哥祝世蘘只让祝乐随意地教他学字认字就好,不要当个睁眼瞎。谁知曹世康对四书五经不敢兴趣,倒是对算学很上心。
祝父见小儿子如此,更没有强求他了,本来家里也供不起两个读书人。只想等他大一些,去学个什么手艺能养活自己就行。
曹世康嘴巴乖巧,爷爷和阿奶很喜欢,时不时地要接他家去吃上两顿好的。
是的,祝父是上门女婿,当年祝家穷,要娶亲拿不出聘礼出来,祝父自愿到曹家做上门女婿。
曹世康一回家,看到二姐,甩开阿娘牵着的手,跑过来。
祝乐看到曹世康从腰上取下一个小荷包,再从荷包里掏出一个树叶包,打开树叶,里面有几块糖:“二姐,你吃,阿奶给的,可甜了。”
祝乐笑眯眯地接过,这个阿弟倒是挺会心疼人的,见面就给她饴糖吃。
含着糖,祝乐笑着说:“阿弟,你的荷包有些破了,过几天姐姐给你做个好看的。”
祝世康笑眯眯地应道:“二姐,我这个缝缝就可以了。不用做新的,咱们省着钱给大哥念书用。等大哥考上举人做官了,咱们有钱了,到时候咱再买新的。我奶说了,做锈活伤眼睛得很,我不要二姐的眼睛伤了。”
怪懂事的,难怪受欢迎。
“在阿奶家好玩吗?”
“二姐,我去阿奶家可不是为了玩,我是去学做生意了。我跟着大伯一起去卖油了呢!大伯夸我算学好,算账又快又好!”曹世康得意地说。
祝乐瞧他提到买卖,两眼晶光的模样,培养一下,没准是个经济好手。
金乌西坠,外面屋顶已是炊烟缭绕。
祝乐想到晚餐又是绿色的野菜,摸摸肚子,顿时没了胃口。给陈阿婆打了招呼要出去钓鱼,陈阿婆叮嘱小心些,不要太晚回家。
家里是有现成的钓竿,祝父的。因为爱饲鱼,与鱼相关的都喜欢,闲暇的时候也会拿着鱼竿去钓鱼。
正准备出发,阿弟从外面回来了,头上还沾着一些毛茸茸的苍耳球,。
“到哪里去野了?”祝乐拉过阿弟,摘下了他头上的苍耳和草屑。
曹世康看着他姐拿着鱼竿,“刚出去到陶哥家摘果子。二姐,你这是要去钓鱼吗?我知道一个好地方,我看到刘家阿公在那里钓上好大一条草鱼呢!我带你去!”
“那好,你去提个桶,再挖一些蚯蚓。” 小男孩跑得野,祝乐不计较阿弟的小谎言。
“哎,阿姐,我们一定能钓一条更大的鱼,比刘家阿公的还大!”
“嗯,你去喝点水吧!待会儿我们钓鱼时间久,找不到水喝。”祝乐说。
曹世康一溜烟地跑到灶房,又一阵风地跑了出来。
曹世康带着自家二姐走了约莫两里地,来到一个河道比较开阔地势低洼的地方,这里还是一个小小的三角地点,估计是水大的时候冲出来的。
没有人。
祝乐选了一个水草多的地,曹世康已经挖了一条蚯蚓过来了。准备工作做好,穿上鱼饵,祝乐扬了一下鱼竿,甩到河里。
待曹世康又挖来一把用树叶包着的蚯蚓时,水桶里已经有了一条尺把长的草鱼。
“姐姐,你这条鱼还不及刘家阿公钓的那条鱼长。”
拙劣的激将法。
祝乐很是没好气,斥道:“一边儿玩去,钓鱼的时候周围不能有响动,你不知道吗?”
曹世康也不说话了,蹲在一旁看着,半天才有一条鱼咬钩,兴奋得他在一旁转来转去,拉起来一看,一条两寸来长的小鲫鱼。
“嘁,二姐,你行不行啊?”
“我不行,你来?”斜斜地瞟了一眼在旁边说风凉话的阿弟,祝乐不想理他。
曹世康急忙摆手,惶恐道:“二姐,我错了。我是真不行,我坐不住。要不,我再去挖一些蚯蚓?反正蚯蚓多了,还可以喂鸡。”
说完就溜了。
等到天微黑时,祝乐提上桶,回去。
“二姐,我是男子汉,我来提桶。欸,好沉!”
重也提着,她不惯男孩子,祝家也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祝乐拍拍手,拿着鱼竿,轻松地走在后面。
自家院子里红彤彤的柿子树前,曹氏在门口张望,心中略略有些期盼。如果能有些小的收获,打打牙祭也是好的。
曹世康将水桶放到他娘面前,“娘,我们钓了好多鱼!”
曹氏将水桶一拎,差点没有绊倒她,惊喜道:“你们这是找到鱼窝子了啊?”
“那是,我带二姐去的!”曹世康将鱼放到了井边。
曹氏细细看鱼,三条一尺多长的大鱼可以拿去卖了,趁现在新鲜。这三条鱼也能卖个百文钱吧!可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