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汤泉宫
骊山汤的规矩:凡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汤泉馆室有差,别其贵贱,而禁其逾越。
也就是说,可以额外收费,补贴温泉汤监的靡费,再加上民部划拨的经费,怎么也不至于连修缮都做不到吧?
还真不行。
骊山汤南至骊山西绣岭
并且,皇帝来泡骊山汤,你总不能拦着要钱吧?
不仅不能要钱,什么果蔬、梨,你都得赶紧奉上,来一次窟窿就得扩一次。
小马拉大车嘛,本来就不容易,偏偏此时的骊山汤还不是别宫待遇,每年划拨的经费不足,郦正直叫苦也实属正常。
但是,郦正直挑的这个时机,很微妙啊!
范铮开口:“按说,这不是本官的职司,在两位上官未归之前,本官权且与寺丞商榷,再向朝廷禀报。”
事实上,温泉汤监的职司,你要说只管骊山汤也可,要扩展一下,雍州蓝田县的石门汤、岐州郿县的凤泉汤、同州的北山汤、洛阳宫的陆浑汤、梁州的广成汤都可以纳入其管辖范围。
职司这东西,有时候一点弹性没有、寸步不让,有时候比老婆娘的裤还松,没法给一个强制的定义。
郦正直连连叉手,一副感激不尽的模样。
骊山汤的困境,已经向司农寺反映多次,然而郭嗣本与李纬上奏朝廷之后,总是杳无音讯,久而久之只能摆烂了。
倒不是朝廷不重视骊山汤,奈何贞观初期、中期,钱粮依旧紧张,偏偏李世民还忙于营造襄城宫等行宫,没顾得上骊山。
总而言之,十口笼屉八个盖,总有疏漏之处,房玄龄之流的就是腾挪盖子的高手。
所以,郦正直才特意找范铮当家的时候求援。
找唐同人?
那些官宦子弟出身的官僚,比泥鳅还滑!
他们能跟伱云山雾海地谈一天,说得你心头热乎乎的,回去仔细一想,他丫的什么都没说!
至少,范铮的口碑很坚挺,从来没有应下又不办或者往死里拖的事。
当然,没办成的事也有,反正不是范铮刻意使坏。
“无论结果如何,上官之德,下官自会在同僚中称颂。”
郦正直袒露出一点诚意。
意思,如果范铮有意角逐出缺的司农少卿,这些署令、监,都会因范铮的仗义而支持?
郦正直是想左了,让人当官不当官的,是上官说了算,下头再不满也没得屁用,所谓支持的态度,也最多是锦上添。
可惜啊,范铮刚刚从六品跃居五品,要窥探四品的位置,还需要时间沉淀。
以底层的出身,未及而立之年,便居五品高位,范铮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范铮斜睨郦正直:“你应该与郦正义是族人吧?他那古板的性子,可一点不像你啊!”
郦正直苦笑:“其实,下官的性子,与正义族兄差距不大,只是被磋磨多了,棱角自然也去了。”
这就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心酸,再多的棱角,也要被无情的现实磨去,最后只剩下和光同尘。
然而,司农寺这种干苦差事的衙门,最多的,就是这种努力想挽留一丝棱角的官吏。
这些官场的另类人物,相互间更有共同语言,唯范铮马首是瞻的话,未必不是一股力量。
上朝之日,范铮站在司农寺之首,颇为无奈。
这叫山中无大虫,猴子称霸王。
“司农寺,可有事要启奏?”
司空房玄龄点名了。
范铮举角笏:“司农卿与司农少卿在洛阳宫,督含嘉仓粮草,臣范铮暂理寺中事务。司农寺乞朝廷令洛阳宫诸折冲府,为含嘉仓粮草转运维持秩序,震慑宵小。”
“另:骊山汤的屋宇,为前朝文帝所建,今已年久失修,温泉汤监无力承担修缮靡费,恳请朝廷处置。”
李世民咦了一声,轻笑道:“原来你不知道,漕运皆有折冲府守护啊!这都是知节他们干出来的好事。”
武将们忍不住大乐。
这是实话,当年隋朝灭亡,瓦岗夺漕运的粮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功劳。
所以,运河边上的折冲府也不少,仅次于关中之地。
范铮既不接触兵部,也未涉及诸仓,对此并不了解,尴尬了。
“倒是骊山汤,确实需要修缮一下,朕上个月去泡温汤时,居然看到了破损的石栏,有损朝廷颜面。着左屯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大匠阎立德建宫室楼阁,骊山汤升为汤泉宫。”
汤泉宫为别宫,即便是李世民这种比较节俭的帝王,都差不多一年去光顾一次,距离也才六十余里嘛。
到李治当家,这个专业改名的皇帝,将汤泉宫更名温泉宫。
到唐玄宗时期,更名华清宫,因为儿媳妇泡华清池而更出名,在安史之乱后渐渐荒废。
李世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