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511章 各守疆界

第511章 各守疆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仪殿内,只余父子相对,久久无言。

李世民暗暗感慨,雏鹰翅膀渐硬,不好得再强硬压制。

当年的李承乾被压制到暴戾反弹,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

李治低眉,轻声道:“阿耶,今日却是雉奴冒失了。”

听到这久违的称呼,李世民心头一热、一软,脱口而出的教训变成了引导。

“雉奴啊,阿耶已经老了,不定什么时候就去寻你阿娘了,惟独牵挂你啊!”

“儿媳虽有些小心眼,却对你一心一意,切莫负了人。”

“至于你舅父要与臣子争斗,那是他的事。身为君王,不敢说绝对不偏不倚,努力超然物外,保持基本的公平。”

“对外戚,你也要心生防范,须记得隋文帝他本就是外戚啊……”

父子间真情流露,一些平常听不到的话,也在殿中吐露。

殿门处,张阿难持横刀,目光威慑着所有接近的宫人。

外戚夺了江山,王莽、杨坚就是鲜明的代表人物。

若说宗室,那位专杀皇帝的宇文护吓人不?

所以,为君者,均衡最重要。

莫怪臣子好党争,党争的源头,本就是帝王啊!

李治一副乖巧模样,仿佛又回到了父慈子孝的时期。

然而,父子都明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老者老矣,少者壮矣。

生命总是在轮回,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崇仁坊,赵国公府。

书房中,长孙无忌的次子、鸿胪少卿长孙涣一脸凝重。

“阿耶,你四面树敌的作为,太蠢!”

长孙涣是诸子中最强硬的一位,看不过意就仗义执言,长孙二郎之名在长安城比长孙冲响亮得多。

整个赵国公府,也就长孙涣一个敢顶撞长孙无忌了,其他子嗣面对长孙无忌,不自觉地低头闭嘴。

长孙无忌也不恼,胖乎乎的面容上满是笑意:“二郎以为,阿耶是变蠢笨了么?”

长孙涣坐到侧面,面上有些难看:“陛下有恙,太子年轻,阿耶是以不党不群之姿,谋元舅身份获得元辅职司。”

“可是,四下攻击,日后必招致报复啊!”

长孙无忌有些得意:“长孙氏的将来,就落在二郎身上了。”

“为父并非率性而为,一举一动自有用意。此时此刻,陛下所忧,唯太子能否顺利继位。”

“这一点,长孙氏与陛下目标一致,必须保证你姑姑的血脉登基,即便举世皆敌也在所不惜。”

长孙涣无奈。

长孙氏是全力支持太子了,可太子未必领这个情!

虽说民间常言,“天上雷公,地上舅公(舅父)”,可外甥与舅父翻脸的例子还少么?

边界感!

即便全然一片好心,可舅父失了边界感、屡屡过问外甥私事时,反目就在所难免。

偏偏长孙无忌的控制欲极强,不然也不会成为朝堂中独树一帜的势力。

簇拥太子登基时,或能享受势力的好处,可之后呢?

长孙无忌也没有选择,若是他人血脉上位,长孙氏日后死无葬身之地。

——

朝廷下诏,雍州诸县与司农寺诸屯监,各守疆界,依册行事,不得擅自越界。

这话不仅让雍州及二十县心气高涨,也让骑大虫难下的诸屯监松了口气。

没人真愿直面范铮这让人心惊胆战的玩法,当日的鸿门宴,让新丰屯监战战兢兢地守在地头三日,生怕雍州直接打过来。

朝廷下诏了,大家就能理直气壮地转进了,而不是硬着头皮死扛。

关键,死扛你也未必扛得住哇!

对司农寺了如指掌的上官,突然立场一变,成为对头,这感觉,分外要命啊!

谁要硬撑,信不信范铮在朝堂上,张嘴将该屯监的底掀了?

说起来也好笑,一些屯监悄悄咪咪扩张,还是出现在范铮任司农少卿时期。

二堂中,十八畿县录事、二京县令汇聚一堂,言辞恭顺,出口尽是奉承之辞。

倒不是畿县令不愿来,州上佐、录事参军、县令不得充使出境,虽未必是铁律,但没事最好别破规矩。

录事倒是对应录事参军,可没明确到录事职司,自能钻一钻空子。

京县令在长安城中,就不存在出境的说法。

万年令虞牙笑容可掬,双下巴微微颤动:“别驾出手,虽司农寺亦退避三舍。惜乎,万年县竟未捞到一丝好处。”

众人大笑。

万年县与长安县周围,不少土地是京苑总监与京苑四面监的,京苑总监曾是范铮的地头,自没法苛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