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263章 乡村振兴计划

第263章 乡村振兴计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虽然如今大明,三省六部中,工部地位最低。

可在杨宪看来这却是最为重要的部门,工部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发展。

要知道如果放在后世,工部又可以被称为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几乎每个部门都在国家发展层面,占据重要的位置。

刘链这几年在工部,也给他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一番沟通后,曾经的工部主事刘链,摇身一变,成为明记商行,养殖部的部长。

而在成为养殖部的部长后,刘链接到的

杨宪为此专门为刘链制定了一个计划,乡村振兴计划。

三天后,刘伯温父子终于踏上了回青田老家的旅途。

与之一起的,还有明记商行的一支专业施工团队。

回到青田老家后,刘伯温在大口呼吸着家乡的新鲜空气,感慨着如今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一旁的刘链却已经带着施工队伍,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首先要做的就是选好场地。

好在青田这边别的不多,就是山里荒地多,这些荒地贫瘠,开垦难度大,因此价值很低。

再加上刘伯温的面子,刘链几乎没多少钱,便是拿下。

然后便是按照杨宪给的设计图,开始建造三个庞大的养殖场,也就是鸡舍、鸭舍、猪舍!

刘链本身就有督造大型施工的经验,再加上从明记拉出来的这支施工队伍,也都是老人了。

因此即便他们将要建造的事物,就连他们自己也没看过。

可并不妨碍,他们在有施工设计图的情况下,完美完成手头的工作。

趁着施工的这段期间,刘链开始大肆收购小鸡仔,小鸭子,以及小猪仔。

用比市面上,高出一成甚至两成的价格,几乎预定了青田周遭府县所有的这些养殖所需的幼崽。

只等着几个养殖场建设完毕,便可以将它们全部送进去。

有了这

然后就是招工。

养殖人员要求不高,只需要肯吃苦就行,而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的乡下,一抓一大把。

明记给的待遇如此之高,青田周遭十里八乡的百姓们挤破脑袋了也想进来。

刘链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筛选,然后就是岗前培训。

前前后后,忙了两三月时间,终于是养殖场建成前完成了工作。

预定好的幼崽,以及养殖所需的各类饲料,源源不断送进养殖场。

那些招工进来的乡亲们,只知道来这里是养鸡、养鸭、养猪的,可当他们

鸡舍里面,密密麻麻,足足有上万只小鸡仔,养殖工人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小鸡仔啊。

被分配达到养鸭场,以及猪舍的养殖工人们反应也都是大同小异。

先抛去规模不谈。

古代传统养殖方法是基于自然环境和经验传承,养殖场所一般都在户外,完全依赖于天然的气候条件和地域特点。

这种方式有极大可能会受到季节变化、气候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而眼下这套由杨宪设计,刘链去落地实施的现代养殖技术,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因为它采取的是封闭式养殖。完全可以通过温度、湿度控制设备等手段来调整养殖环境。

这样一来,即便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养殖业也仍然可以正常进行,从而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比如,如果是在夏天高温暴晒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杨宪设计的简单空调进行控制温度,防止养殖的鸡鸭猪,因为过热而出现死亡的情形。

然后就是效率问题。

现代化养殖,首先充分利用场所,将养殖密度做到了最大化。

在杨宪的设计里,不说猪,就连每一只坤坤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一个小家。

接着便是喂养的时候,集中喂养,能够减少粮食的浪费。

杨宪给的三种饲料配方,都是经过系统优化的,可以说是最适合这三种动物吃的食物。

而且原材料也都不难获取,成本也不高。

唯一困难的点,就是养殖行业员工是真的辛苦,尤其是养猪。

好在大明百姓吃苦耐劳。

再加上明记的高薪酬,再辛苦的活,前来报名准备进猪场的人也都源源不断。

猪场的工资,要比养鸡、养鸭两个厂高出一倍。

为了能够更好运输,杨宪以扬州知府的身份出面,连同朝廷列车局,还有纺织厂所在的江宁,以及养殖场所在的青田,两地衙门官员,做了一次四方沟通会晤。

四个衙门一起出钱、出人,修一条连通三地的轨道列车的木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