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开了门的这家五金建材店就在农贸街东头,离钟晓家比较近,距离不到一公里。
老板姓唐,是个中年帅哥。
唐老板说,前天他们一家都去了同住镇上的亲戚家里聚会,店里又没请人看店都是自己在经营,所以那天和昨天上午就没开门。
钟晓在店铺里转了一圈,很有种想把店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回家的冲动,但理智阻止了她。
五金和建材虽然比不上食物和燃料重要,但也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是灾难中很多房屋等物品受到的损害是很大的,基本都需要加固和维修。
钟晓这种物资充裕、底气十足的就没有必要再去因为自己的一点囤货小癖好就去’抢’走别人的生存物资了。
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天道好轮回;也常言,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最后,钟晓在修建鸡鸭棚需要的材料数量的基础之上稍稍多买了一点,这也是为了方便以后棚子的后续修缮。
不过,在条件允许且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钟晓还是打算再囤积一批小五金和建材,这也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末世中)不足导致的,末世前囤东西时这一块儿出现了短板。
而奶奶虽然过过苦日子,但是在她眼里,这些东西真到了困难时期也不是必须要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解决肚子饿的问题。
……
杂七杂八的,东西还不少,因为买的多,老板包送。
一车东西到家卸货后,几人又开始讨论要建一个啥样儿的棚子,由钟晓当书记员记录大家的想法与建议。
奶奶第一个发言,她强调道:“首先,必须要建的很牢固,要不然,就像之前那个一样,很容易就垮掉了。”
钟晓点头赞同:“确实是这样,后面还有那么多极端天气,这个小房子得非常扛造才行。”
伊戈尔接着道:“还有冬季保暖问题,比如之前几个月的寒冬,以后或许还会有更寒冷的情况,那么屋子里是装壁炉还是地暖,或者采用其他的取暖方式?”
“嗯,这是第二点。我也有个问题,你们觉得鸡跟鸭子大鹅需要分隔间吗?”
奶奶摇了摇头,说:“这用不着,它们呆一个屋子就行。”
“噢,那好吧。”
伊戈尔举了举手,建议道:“不过,我们可以在墙上做许多架子,就像猫爬架一样,鸡是一种喜欢栖高的家禽,到时候,鸭子大鹅呆在地上,鸡则是歇在架子上,互不干扰。”
奶奶有些意外地看向伊戈尔,没想到富贵窝里出来的小伙子居然还知道这些。
钟晓则是见怪不怪,伊戈尔跟其他普通的富二代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很多时候他都挺接地气儿。
接下来大家又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比如粪便要怎么清理干净,是不是要做排水沟或排水管,屋子到底要建多大,屋顶是浇筑还是盖瓦,开几扇窗户等等。
就这样,三人一边提出问题一边商讨解决办法,再结合网上查到的相关资料,花了小半天的时间给未来的鸡鸭鹅们设计出了一座豪华棚舍(并不是),跟之前打算就简单的用建材修一个棚子完全不搭边儿。
方案是确定了,但是建筑材料方面又有缺口了。
咳,因为养殖是一项长久之计,所以得确保这小屋子牢固的同时还冬暖夏凉,争取尽量让那些小可们爱住的舒服,然后多多的下蛋以及多多的长肉。
因此大家一致决定砌厚墙打现浇,对了,还得打地基立承重柱,所以还得购买一批钢筋和水泥沙子,家里之前剩下的那点不够。(哈哈,这真的不是为了满足他们突然燃烧起来的基建欲望吗)
不过,这样建的话,就得请专业人员了,否则,光靠他们几个可搞不定。
接下来,他们一边购买材料一边通过亲朋好友寻找合适的施工人员。
销售这些建筑材料的店家/公司都不在镇上,而是在镇郊,钟晓通过本地群拿到了他们的联系方式。
因为这几天一直在下大雨,所以这些老板们都没什么生意,因此,尽管钟晓需要的量不是特别多,而且有的路段地势较低被积水淹没了,但他们还是同意了送货上门。
好在大货车本身的涉水深度就比较高,不怕那些积水路段,后面也都顺利的把几样材料给送过来了。
而钟晓他们也已经找到了合适的施工队。
因为世界末日的原因,也因为之前几个月的暴风雪天气,寒冬结束之后镇上绝大部分之前在外面工作的人都没有离开镇子,再加上现在的洪水和大雨,又有许多人转移安置到了镇上,所以,现在镇上集齐了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钟晓他们请的这个施工队是临时组建起来的,他们之间相互认识,之前都是在北方建筑工地上做事儿,且都是手艺出色的大工,因为暂时不打算出远门打工,所以大家呼朋唤友组了个建筑队看看能不能在家附近找点活儿干,也好给家里添点儿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