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等吃完一顿饭,连钟爸也对伊戈尔完全改观了。
这小子各方面都挺出色,跟自家闺女儿确实很般配。
钟晓问他俩这些天有没有买到蔬菜水果,钟爸回道:“有时候能买到,有时候人实在是太多了,挤都挤不进去,现在外头没法种地,粮食还好,国家存的不少,蔬菜水果确实是个大问题。”
“不过我和你妈已经自己搞了几框土种了点四季小白菜和蒜苗,现在苗苗都长出来了,你还没看到撒?”
钟晓点点头,“看到了,但是这点菜就算长起来了也不够你们俩吃的,现在伊戈尔也要长期呆在这边,消耗就更大了。”
“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每隔几天就过来给你们补充一批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其他这边缺少的东西。”
钟爸钟妈都有些犹豫,钟妈说:“这样太麻烦了吧,现在洪水搞得交通不顺畅,你过来回去都要折腾好几次,太不方便了!”
钟爸也道:“你妈说的对,你不用担心我们,大不了我们也早点去买菜嘛,再说了,要是没买着菜我们还可以去食堂吃,食堂那边是固定供菜的。”
见此情况,伊戈尔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了,于是他也对钟晓说道:“晓晓,叔叔阿姨说的对,你过来回去都太麻烦了,以后我早点去买菜就行,你看我这么大个个子,就算人多也很容易挤进去对不对?”
果然,他刚说完就感受到了钟爸钟妈看过来的赞赏的眼神。
钟晓无奈的笑笑,伊戈尔再厉害,他还真能推推搡搡的去跟那些叔叔阿姨大爷大妈抢菜不成?
啧,那画面简直太美,让人不敢细想!
而且,爸妈说去食堂吃,呵,别以为她不知道,就算是平时正常的时候,不管是医院还是她爸单位,才刚到吃饭的点儿呢,食堂就人满为患,稍微去晚一点就没的吃了,更何况现在这种人又多又乱、物资又不充裕的情况,哪里还能指望食堂?
于是钟晓直接拍板道:“你们说的都不作数,我决定了,我就每隔四天过来一次,现在气温越来越高,水果蔬菜更加不耐放,再加上咱们家现在都是超级大胃王,冰箱里放的那点东西还不够你们塞牙缝的,所以还是得送的勤一点。”
说着,钟晓又觑了他们一眼,继续道:“也别说什么你们周末放假的时候自己回去拿,首先,就老县城现在这复杂的情况,你们还是需要随叫随到的,周末就算休假了也不能回镇上,不然真有事儿了你们也不能马上赶过来不是;其次,橡皮艇的载重是有限的,就算你们都回去了,那也拿不了多少东西,反正就还是由我送是最方便的。”
见几人面上还是犹豫,钟晓干脆耍起了无赖:“反对无效啊,这腿是长在我身上的,它要往哪儿走,你们可管不着!”
这话一出来,其他几人顿时面面相觑,都感到无言以对。
好吧,就这样钟晓成功地“以理服人”了。
下午,钟爸钟妈继续加班,伊戈尔也跟钟妈一起去了医院。
钟妈给他安排的是先跟着医院的全科门诊和中医门诊轮流进行学习。
这两处都是早就沟通好了的,两个门诊的医生也对要来他们门诊学习的、从著名医学院毕业的口腔博士充满了惊讶与好奇。
虽然对于高学历口腔医生,跑到小地方的全科和中医门诊进行学习的这种奇葩行为理解不了,但他们还是对伊戈尔的到来表示了欢迎。
钟妈三人出门后,钟晓则是开始收拾自己的卧室和客房。
打扫卫生、装被子、铺床等事情做完了之后,钟晓也自个儿出门去了。
街旁的人行道上依然是人来人往非常的热闹,街道两边的商铺也基本都开着门在营业。
穿城而过的国道和省道上,大货车在不断地往来运货。
当钟晓来到老县城中心的步行街时,已经有很多摊贩老板准备好了家伙什,在电动升降栅栏后等着管理人员过来开夜市了。
步行街的夜市,这几十年来一直是老县城最大的本地特色之一。
南街的夜市主要是经营烧烤、冒菜、炒粉、东北煮、螺蛳粉、酸辣粉、各种手工小蛋糕手工糖、煎饼、锅盔、冰粉、各种养生汤/粥、热卤、凉菜等小吃,中间间或夹杂着几家卖玩具卖棉花糖和爆米花的。
南街和西街中间的这一段,则是好些家卤味摊子,卤鸡爪、卤鸭爪、卤鸡翅鸭翅、卤鸡腿、卤整鸡整鸭、卤猪头肉、卤猪蹄、各种卤猪内脏、卤兔子等等,每家的味道都不一样,但是看起来都是色香味俱全,很是馋人,钟晓一直很喜欢吃。
西街这边,东头主要是是包子馒头糯米小团子各种泡菜咸菜还有手工水饺的天下,西边主要是菜市和杂货。
南街和西街交汇处通往文化路和政府的禹王街,就是水果贩子们的地盘了。
而这几条街道两旁的商铺也是各行各业都有,百货、超市、奶茶店、火锅店、中餐馆、粤菜馆、杂货铺、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