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秋分再临
“燕王殿下唤我一人密谈,是为了琰三?还是琰十一?”
容琰然从袖中掏出一本比巴掌大些的小册子,递给了云书月,“琰八到琰十三无论知不知情,都已经被外公的人处决了,这是前几日我在琰十一的住处找到的。”
云书月接过,没有立即翻开,而是用手抚平了有些翻卷的页角。
容琰然也没有催促她翻开,而是陪着她坐在凉亭里,一言不发地坐着。
过了许久,她才翻开了第一页,是从五年前开始的寥寥几句记录,她也在其中得知了琰十一的名字——周蒙。
他年仅十六,带着仅有几件衣服的包袱去参军,因壮实被上官挑中,却在去往宁州的时候途遇山匪,被部队抛下。
万幸的是,一队带着镖师的商队经过,救了他。从那以后,他从参军,变成了一位“秦姓”老板的家丁。
这位“秦姓”老板好生奇怪,将他带回来后,也不让他看家护院,而是每日让他学些个别人的姿态和拳脚功夫。但是因为月钱给得足,让他学他便学了。
三年过去,他因为老板的规定,没有与家里联系过一次,直至他被送往白府,成为了燕王影卫。
在燕王府,才是他执行老板任务的地方。他每次休沐,便借口去听书,将消息传出给在致远茶馆的掌柜。
只是他日日看着容琰然的辛勤只为民生,还屡屡为了保住镇灾巡视的工作,受太子的冷箭险至身死。
他知道老板与太子有勾连,出卖容琰然的情报,就是帮着太子递刺向容琰然的冷箭,他开始一不做二不休,在真消息中夹杂着假消息。
也因为他的假消息,太子没有取得去往丰城赈灾的资格。
册子写到去年四月,戛然而止,如同它主人的生命般,已经不会再有下文。
——
云书月合上册子,随后重重一叹,“燕王殿下把它给我是因为?”
容琰然似是摸不透云书月的想法,只能抿了抿嘴唇,解释原因,“我觉得,关于琰十一的过去,你该知道的。”
云书月将册子递还给容琰然,笑容淡得几乎没有。
既然容琰然与她打直球,那她也不打算绕弯子,缓缓说出自己的述求。
“燕王殿下,想必册子您也看过了。琰十一虽然有过,但也曾经有护卫之功。民女还希望您看在他曾有功的份上,加上民女那日出言相助的份上,将琰十一的尸身给我。”
容琰然听了她的话,没有丝毫惊讶之意,而是点头答应。
“我借外公邀你来,本就是为了此事。你能主动揽下,倒是省了我一番口舌。”
云书月看着容琰然的眸光中暗藏轻松,有意问道:“您就这样给我了,不怕陛下问责?”
容琰然笑得坦然,本就浓墨重彩的脸上,此刻更是如盛开的牡丹般倾城,看得云书月耳根发红。
“那你去与琰十一的家人解释,我去与陛下解释,各有各的功夫要做。”
因为容琰然的一番调侃,云书月原本紧拧的眉头,舒展不少,“我与朋友解释尚且轻巧,倒是殿下,陛下可不好应付。”
容琰然轻笑道:“父皇心宽,并非睚眦必较之人,我与他好好说便是。”
云书月抬头望天,想起今日似乎是秋分,那个说好要陪她回明城,看恶人伏法的人,现下不知在哪里。
她收回悠长的目光,转而看向面前一直看着她的容琰然,问出了那个比琰十一更重要的问题。
“还请燕王殿下如实相告,他,还好吗?”
容琰然的目光没有闪躲,而是与她的目光在空中碰撞,勾唇笑得坦然,“很好,不必担心。”
云书月轻笑一声,低头看向自己的鞋面,不想让容琰然看见她的表情。
“他答应过我,秋分要陪我回明城的,又食言了。”
“又?”容琰然问了一句,语气中藏着不解。
云书月没有抬头,维持着低头的姿势,只是回应的语气闷闷的。
“他说过会尽快回来学做饭,然后做给我吃的,骗人。”
容琰然笑得玩味,“原来如此,他既答应过你,会做到的。我排他去别处执行任务了,很快就会回来的了。”
“有多快?明日?后日?还是明年?可别给我画饼!”
可惜云书月一直低着头,没有看见容琰然此刻望向她的目光,深如幽幽潭水,有着勾魂摄魄的深邃。
“很快很快。”
待云书月再次抬头看向容琰然时,那悠长的目光已经消失。
她笑得如同秋日的枫叶般灿烂,“其实我与他各有各的志向,即便不能时常相伴,能记在心头便已经够了。”
容琰然虽是已经收回目光,但嘴角还蓄着笑。
“我保证,待事情了结,他便会立刻回来,与你一同去完成你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