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曹植
曹操在双塔寺居住一个月。幸亏双塔寺客房众多,留得曹操和一些大将居住,其余士兵,在双塔寺周围扎营守护。一夜,小宁被方丈玄悟大师叫到屋内。玄悟道:“小宁,曹军在本寺暂住。你和其他师弟先行挤在一起住吧。你虽然没有剃发出家,也算是半个双塔寺的僧人。一直以来,全都是你自己一人住在偏房。本寺众僧也没有将你当成外人。现如今曹军进寺,房间不够,需要委屈你一下了。”小宁道:“方丈师傅,我小宁,今日来到双塔寺已经将近两年。我虽然年纪小,但是却是懂事之人。方丈对我,很是慈爱,我心底很是感激感恩。我的父亲姓容,他被迫从军,留下我和我母亲守在家中。现如今,母亲已故,被曹军之人杀死。现在曹军在寺中,我要找到杀母之人。”玄悟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小宁,你现在在寺中,不能随便说出杀生之语。曹军人数众多,你要报仇,可曾想过,你能否成功呢?要是杀他不成,又被曹军杀死,岂不是丢了自己的性命?”小宁满脸铁青,生气道:“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我小宁虽然才十岁,但是知道,这仇恨着实不能放下。”玄悟道:“你年龄尚小,即使杀母之仇,出现在眼前,你的母亲,定当也不希望你枉送性命。一来你没有功夫,怎样才能杀死他?二来,他们曹军百万雄师,你怎样才能进他身?再说来,你知道谁杀了你的母亲吗?”容小宁道:“我不知道那人姓谁名谁,却知道他长得什么模样。要是他还在曹军中,我一定会辨认出来!”玄悟道:“今晚我将你叫来,也是最近几日,见你阴沉沉的脸,满眼杀气,时不时去偷窥曹军。这些行为,不要再干,以免曹军发现,将你捉了去。”玄悟说得倒不错,自从曹军进了双塔寺,容小宁都在观察曹军里面的人。他在寻找杀母之人。他有时候为了进去曹军大将住的房间,冒充僧人,说是前去送斋饭,亦或是打扫房间卫生。进去之后,瞧了瞧几个人,发现这些人的身影身材面貌都不是那人。
“方丈,小宁知道,您老人家是为我着想。”小宁眼含泪花,道:“我不再去曹军就是了。杀母之仇,我先放下。健康成长。”玄悟道:“阿弥陀佛,小宁能够理解即可。你年龄还小,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因为仇恨,一直活在阴暗里。你在寺中,待的时长不短。在多待几年,便可以离去。”小宁道:“好的方丈。”说着离开了房屋。自己一人,在双塔寺院中漫步。他仰望头顶,星空漫天。院中树木,雪花堆积。他看着皑皑白雪,心中那团仇火,似乎已经熄灭大半节。他自己拿去树干,在院中的白雪上,写字。写的内容,是僧人教他的《道德经》。他一边写一边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背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心中已经没有了仇恨。
他浑身大热,心情舒畅。深吸一口凉气,顿时觉得天地之间,没有浑浊,只有清净。人高兴的时候,连空气都是那么清新淡雅。
这时,走过来一位少年。定眼一看,是曹植。曹植走过去,道:“这位小兄弟。你方才说得,可是《道德经》?”容小宁回头看见,一位比自己高一头的曹植,他红彤彤的脸,展现出笑容,道:“是道德经的一部分内容。你也会道德经?”曹植哈哈一笑,自诩道:“道德经我四岁就会背了。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包涵广博,是万经之王。”容小宁道:“原来这道德经有这么多的用处。这道德经是玄慈师傅教我背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闲事无聊,才拿来背诵。”
曹植闻言,道:“整个寺庙,只有你这个男童,留有头发。难道你不是寺中之人吗?”容小宁道:“我是俗家弟子。”说着打量一下曹植,道:“你是谁?看你穿着相当讲究。我在寺中怎么没有见过你。”曹植道:“我是跟随曹军来的。”容小宁听闻曹军,心中怒火中烧,他抑制住心情,道:“看你年龄不大,怎么会跟随曹军出来呢?听说曹军中的人,都是要上战场,去杀敌的!”曹植道:“对的!我年龄才十六岁。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上过战场!”容小宁道:“那你杀过人了?”曹植道:“杀过。”容小宁瞬间感觉后背毛骨悚然,道:“看你年龄不大,没想到。”到嘴口的话,瞬间又咽了回去。容小宁心想:你这男孩子,还杀过人。真是心狠手辣。我要是出言不逊,要我小命可就不好了。我本来要说你这小小年纪,已经杀人,当真不应该。佛祖说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还上战场。虽说你杀的人都是敌军的人,但是那也是人命。佛祖渡一切人。不管你是东汉的人,还是哪个地域的人。
曹植道:“外面又下起雪花了。你进来我屋子里坐坐。”容小宁跟随曹植走进屋内。见屋内多了几个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