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笔借给你。
一个月过去了,青城一中的第一次月考还有两天到来。
初见也越来越担忧自己的成绩,害怕考不进期望的名次,不然就不能拥有自己的手机了。初见一想到手机,就不敢玩乐。有时间就坐在教室里做题背书。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因此办公室老师都对这个好学的女孩子格外的熟悉。
陈俊羡慕,“夏老师,你这新转来的学生不错啊,我经常看见她来办公室找老师请教知识。不像我那班的学生,一个个看见我都害羞,拔腿就跑。”
“陈俊,你就偷着乐吧,我们班的学生听见我的声音就跑。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下课的时候都生龙活虎。只要不上数学课,课上聊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一个个儿立马就神采奕奕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大能吸引课堂了,传授知识还是要带点趣味性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啊。”周渟斯一本正经地分析着。
办公室的老师们纷纷讨论起传统教育和新式教育的差异,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几位老教师表示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懂事了,某些学生提出的课堂问题有点偏离教学要求。
“以前都是教师在课堂里处于主导地位,我们现在应该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处于主导地位,这样可以让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这对于他们的知识构造能更有效和全面。他们会加深很大的印象。”白莹提出自己的观点,几位老教授思考其中的可行性。
“是啊,教育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咱们不能让一堂课变成死气沉沉,这样对学生也没有启示作用。我们在讲堂上一顿输出,学生们听着也很累啊。”璞立修喝了一口浓茶,说起最近在课上遇到的一些问题。
大家都开始说起在课上出现的小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案,老教授提供一些经验,年轻的老师将教学应该如何变革的方法提出来讨论。或许教育不能立即使人明白所传授的思想,但在某一天,曾经在课堂上学过的一篇课文,终会在某个时刻突然顿悟。这就是教育的完成,它使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只是那些年上过的每一堂课,学到的每一个知识。学生们在多年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些道理,课本里早已出现过。只是那时的目光不大集中,对于那些大道理没有很深的感悟。只是仅仅作为考试的必选内容去背诵记忆。
第一次月考就这样如约而至的到来了,初见看见手上的名单,原来自己在四楼的八六班考试。正好与赵可馨和宋梦甜坐在最后一排。初见收拾了桌上的纸笔,准备今晚在寝室关灯之后去阳台复习。
“初见,考完试后,你就回家了吗?周六要出去玩吗?”赵可馨拿起手中的水杯准备去接水,顺便拿起初见的水杯。
“等明后天考完试,我要回家去看爷爷奶奶,我周末不能出去玩了。”初见接过水杯,道了一声谢谢。
“那这两天考试我们三个一起去考场吧,互相有个照应。考完试一起去吃饭?”赵可馨望着初见,初见见状,忙忙答应下来。
这时于霞回到座位上,“初初,考试加油,你这周回老家吗?”
“我到时候要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周日去你家找你,到时候我们一起回学校。对了,这两天考试,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可馨、甜甜一起。到时候你考完试就不用等我了,你到时候先去吃饭。”
初见等着好友的回复,却不闻声响。“霞霞,你听见了吗”
于霞这才反应过来,“那好吧,你记得周日来找我。”
初见这才放下心,望着桌上要复习的科目,明天要考四门课程。初见的一张小脸皱得堪比麻花。“初初,快复习语文英语,明天上午就要考试了。”
“我知道啦,明天考的科目太多了,我先去走廊背诗词看英语作文,晚上背政治和历史。”
初见走去走廊吹了一会儿风,拿出语文书背诗句。
“初见”。
初见听见有人叫自己,发现来人是林资中和陆时谦。
“初见,考完试后,周末要不要和我们出去玩。”林资中拍了拍初见肩膀,从包里掏出一片口香糖给初见。
初见收下,“不了,我考完试就回老家看爷爷奶奶。”
林资中看见初见手中的复习资。便问道:“你在哪间考场,我和时谦就在原班考试。”
“八六班,在四楼。”
“初见,加油考试,争取下次和我们在一个考场相遇。”林资中鼓励初见。
初见嘴角微微上扬,说了谢谢。表示要回班上背英语范文,和两人说了再见便离开。
夜晚悄然声息地降临,初见伸了伸懒腰,将历史书关上,在心里默背了一遍重点内容。遇到遗忘的知识点,又打开书看一遍。
周围的虫鸣不断,宿舍走廊上不断有学生传来的背诵声和翻书声。
初见活动了一下肩膀,抬头看见一轮明月高高挂在空中。初见揉了揉眼睛,和不远处的几个同学小声道晚安回宿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