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
“不可能!”宋婉态度强硬,“我就她这么一个亲人了,让她留在都城受辱,就是碧落黄泉母亲也不会原谅我的。”
还好刚才提前屏退了众人,就连她男人都十分识趣地给了她们商量的空间。不然,就这句话,还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呢!
就大长公主一个亲人?
那你肚子里的孩子呢?
你的婆家呢?
你的郎婿呢?
全都不算吗!
宋清没好气地瞥了一眼宋婉,宋婉理智回笼也知道自己刚才说错话了:“你知道我是什么意思,现在也没外人在,你就跟我透个底,外祖母还有没有可能跟我走?”
宋清将人摁在座位上,而后自己也在她身旁的椅子上坐下:“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
宋婉正想开口打断,宋清抬手:“你说了,我就告诉你答案。”
宋婉无奈点头,表示她继续。
“请问县主,您的外祖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想法会因别人的立场而轻易动摇吗?”
对方下意识地接了一句:“不可能!”
看!答案已经出来了。
她下意识想反驳,但什么也没说出来,确实无可辩驳。
她的外祖母,从来都是个心性坚定的女子,年幼时她还十分畏惧她的威严肃穆,不敢轻易在其跟前说笑聊天。
一直到她长大了,懂事了,明白了对方的良苦用心后,双方的关系才如正常人家的祖孙一般和谐了起来。
宋清接着回答她刚才的发问:“大长公主是如何想的,我们其实都已经清楚了。利弊权衡,你也不是不会。只是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情感总是会突破理智。我希望你能明白一点——大长公主是个十分值得云朝百姓瞻仰的英雄人物。不是她非要做这个英雄,是时局和世情的双重压迫下,她不得已而为之。
所以这压根就不是一个可选择的退路,同你一起走。整个云朝的威信就全线崩塌了。”这个国家需要一个血的教训,来巩固皇权。
这是大长公主能为这个皇朝做的最后一件事,更是身为皇室宗亲必须去做的一件事。
没有人会比她更合适。
权势、地位、尊贵、荣耀,这些集中在一起,是她的立场,也是云朝的立场。
宋清目光灼灼地看着潸然泪下,泣不成声的宋婉:“你应该好好同她道别。”
视线下移,扫到她已经鼓胀的腹部:“你也要做母亲了。”
有时候担当与责任比生命更重要不是吗?
宋婉一边泪流不止,一边晃着头,嘴角抿得紧紧的。
她不甘心,她不甘心啊~
眼看这人情绪激动得快要撅过去,宋清连忙发声:“你在大长公主府许久,可曾听过大长公主从前的故事?”
宋婉摇摇头,而后哽咽说:“嬷嬷们总是闭口不谈。”且她父母的关系也不好,为了避免她伤心,下面的人就连她本家的事情都不会多嘴,遑论外祖母的前尘往事。
而后,宋清就将老嬷嬷的那一套换了个描述方式,变成了二人相爱匪浅,但由于坏人从中作梗,大长公主年少守寡,却一直思念亡夫的玛丽苏爱情故事。
果不其然,对方不哭了。
“所以,外祖母也是为了外祖父?”
宋清真诚点头,那肯定也是有一部分原因的吧!具体占比,那就不得而知了。
宋清也不明白为何世人对爱情如此执着,为家国大义牺牲似乎过于沉重,为那什么所谓的爱情牺牲大家却又觉得异常合理。
可能,这就是因为,大家没见过什么世面,从而对玄幻爱情的一种美好设想吧!
家国大义可以轻易接触,而令人可歌可泣的爱情却是千古难寻。
不理解啊不理解。
宋清个人认为,大长公主就是为了家国危亡,才做出的自杀式选择。
什么狗屁爱情,没得挡女英雄的路。
人都嘎这么多年了,不可能还想着吧!(来自一个事业挂女主的不客观评价)
而后,有关于大长公主的事情,就在他们赶去汴州的途中随风传来了只言片语。
有人说,大长公主在最后城破时大马金刀端坐在宫门口,待敌寇来噬血;
也有人说,大长公主最后是从宫城上一跃而下,血溅三尺;
更有甚者说,大长公主被敌寇凌迟三千,尸骨悬于京都城门口。
传言很多,唯一确定的是——大长公主真的已经走了。
尸体的去向,众人不知。
在几近疯狂的屠城后,巍峨数百年的京都消弭于无尽的焰火之中。
故,北戎的目标,是云朝全境。
吴成非十分担忧宋婉,怕她想不开,但自己也还有护卫皇帝的职责,走不开。所以在船上南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