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别出心裁,神情各异
殿庭里的众人,纷纷被声音吸引。
如果说秦清月之前的演奏,是一种古朴庄重的祝寿曲,耳熟能详。
那此刻犹如幽谷雀鸣的笛声,高亢欢快。
王姝媞带着一丝微笑,从容落笔。
她的姿态端庄,下笔犹如行云流水。
那模仿野外的笛声,让她无比放松。
她渐渐静下心来,沉浸在自己的画作里。
笛声优美,宫娥的舞蹈灵动,作画的人时而沉思,时而挥毫,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高台上的画面,有反差,有和谐,共同组成了一幅祥和又不失活泼的美好画卷。
皇太后看着台上作画的王姝媞,微微颔首。
此女没有依仗美貌,反而在其他方面花了些心思。
考虑到自己作画,下面的人无聊,故而找来宫娥吹笛伴舞,倒让她作画也作出美感来了。
皇太后一脸的欣赏。
欣赏过浮翠园比试的某些人,虽然也觉得此刻高台上的画面赏心悦目,但也难免有些微词。
之前琴技献艺,来的不是秦晓雨。
他们期待看秦晓雨现场作画。
当初秦晓雨在浮翠园作画时,是众人一起作画,没有几个人真正会注意到她。
直到齐老点评,展示出她的画作,众人才仿佛被雷击一般被震撼到。
他们想看秦晓雨挥毫。
想看秦晓雨豪情万丈地泼洒墨汁和颜料。
那样恣意潇洒的画面,完成的过程定然也是赏心悦目的。
真想再次感受秦晓雨完成后的画面。
想再次体会那些墨汁和色彩对视觉的冲击。
但画技献艺上来的依旧不是秦晓雨?
有人不太淡定了,悄声同旁人打听。
“可知道那位浮翠园三项魁首秦晓雨,今日来吗?”
众人纷纷回应。
“不知。”
此时,有人悄声低语了一句:“这不就像话本上写的吗?”
有人开了头,下面的人感了兴趣。
“什么话本?”
“《还缘记》啊。”
“哦,是那个话本啊!”
······
王姝媞将画作完成,微微沾干多余的墨汁,由两位宫娥一左一右将画作展示给众人。
平日里祝寿图,常人都爱画松树,蝙蝠,仙鹤。
小巧的蝙蝠与“福”字同音同寓。
仙气飘飘的仙鹤代表吉祥,长寿。
坚韧不拔的松是百木之长,具有志节清高之意。
王姝媞另辟蹊径,画了一幅仙鹿祝寿图。
画面正中,有一只白鹿,长着一对漂亮的鹿角,身上布满彩色斑点。
背景是高低起伏的群山,云雾缭绕,仙气飘渺。
大概才越过高耸的群山峻岭,仙鹿的耳朵仿佛还在微动。
它微微回头,嘴里叼着两个粉嫩鲜美的大寿桃,寿桃还连着嫩绿的几张叶片,鲜翠欲滴,应该是刚从仙山摘下。
仙鹿高扬着头,颈部有着优美的弧线,长睫毛的大眼睛,居高临下望着众人,瞳孔里似乎能倒映出人的影子。
仙鹿四肢纤长,姿态高贵优雅。
整幅画构图精巧,主题鲜明,一展开,就让下面的众人都喝彩起来。
在大宇,鹿既是长寿的象征,又代表着政权和帝位。
白鹿,又被称为“仙鹿”或“天禄”,是人们心中祥瑞的神兽。
传说白鹿现身哪里,哪里就能天下太平。
所以,这幅仙鹿祝寿图,无疑构思奇巧,寓意极好,远超传统祝寿图。
这幅画,不光收获了众人的喝彩,皇太后更是看得笑弯了眼。
此女子心思玲珑,皇太后侧身向圣上打听起此女的来历。
圣上一个眼色,旁边的庄公公立即上前。
“太后娘娘,此女名为王姝媞,为吏部王侍郎之女。”
圣上见皇太后盯着那幅画。
“母后喜欢这幅祝寿图吧?
朕立即让人将此画裱起来,送到慈宁宫,挂在墙上,母后可以慢慢欣赏。”
“皇上觉得此图如何?”皇太后看向圣上。
“构思极巧!
寓意极好!
画面极美!”
圣上接连用了三个“极”字。
皇太后脸上的笑容更甚:“皇上说得真好!就按皇上的意思办。”
今日是皇太后的寿诞,能讨得皇太后的欢心就是最好的!
圣上一招手,庄公公立即安排下去了。
此时,王姝媞朝众人鞠了躬,转身顺着阶梯下去了。
写书法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