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借和亲 摄政王试探
随着小佛堂的门从外面被锁上,前世那场政变带来的惊吓再次袭击着薛簌簌。
不过,活了两世等好处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了。
她很快冷静下来,分析了一下如今的局势和薛家地位,谅太后并不敢拿她怎么样,便将地上的蒲团拼凑成一张可以躺下的地方,安心躺下等待救援。
不是薛簌簌高看自己,而是前世的经验告诉她。在这乱世中,有钱人的腰板就是硬。
毕竟打仗需要钱,救灾需要钱,用人才需要钱,管理百姓需要钱。
乱世中只要钱有路子,不但能让鬼推磨,甚至还能让磨推一会儿鬼。
薛簌簌一边躺着,一边在心里琢磨着赚钱和打通路子的计划。
前殿里太后还在生气,余可人一边替太后顺气,一边骂着薛簌簌,“她一定是仗着薛家有钱,说不定还有摄政王撑腰,才这般不将皇上和太后放在眼里。”
余可人之所以能与太后有联系,全靠着王之平的书信指点。
王之平镇守北疆已经初见成效,有了军功便有了底气。在给余可人的书信中,告诉她如何运用王之平现有的人脉,与太后建立联系。
余可人本就是聪明的女人,不过几番周旋便与太后成了一见如故的好友。
与太后接触久了,余可人便知道太后是个不怎么聪明的。
也明白了王之平为何要她利用太后来给薛簌簌施压了。
不过,王之平的本意是要薛簌簌在太后的压力下,让薛家往北疆运送粮草。
他在北疆急需一大笔粮草,来换取北疆的安宁。
但一见薛簌簌,余可人的嫉妒心发作,就忘了原计划。
她疯狂薛簌簌每天住在大宅子里,嫉妒她轻轻松松的就在京城贵妇圈里打造出的好名声,嫉妒她身上穿着的衣裳,嫉妒她有长公主护着。
所以她临时起意,借着太后,先达到自己的目的。
本以为薛簌簌会看在太后面上,能接她回梨荣院住着。如此她不但可以日日见到自己的儿子,还能参与到施粥,在京城贵妇圈里露露脸。
只要给她机会露脸,她就有本事让大家忘记她出身。
谁知道薛簌簌居然有底气不给太后面子!
她在心底骂太后没用,在嘴上却骂薛簌簌,“这般的不将皇上和太后放在眼里,也不知道是谁给的底气。”
余可人是懂得刺激太后的,也是懂得拱火的。
一再提及太后不能忍的被轻视和摄政王独揽大权,气的太后几乎要疯了,破口大骂道:“贱人,真当这天下是他摄政王的,她个贱人就能跟着鸡犬升天了?”
“她也不想想,她是什么烂货。前脚听说摄政王死了,后脚就改嫁。”
“太后,慎言啊。”太后身边的嬷嬷见她气的疯魔了,赶紧劝道:“太后,且再忍耐些,总要等到皇上大些……”
“忍?”太后怒不可遏,“要忍长公主,要忍摄政王,难不成一个姓薛的也要忍着?”
余可人见火候差不多了,忙道:“长公主和摄政王对皇上有恩,她薛簌簌有什么功德,不过是个皇商之女,皇家抬举便是皇商,皇家若不抬举,她不过是低贱的盐商之女!”
太后还想说什么,就听到这时外面小太监高声报:“皇上驾到。”
余可人并嬷嬷们赶紧替太后简单收拾一下后,方站在两侧给小皇帝请安。
“儿臣给母后请安。”小皇帝在地上行礼后,方才瞧见这屋子里的热闹,“母后这是怎么了,何故生那么大的气。”
见了小皇帝,太后立刻眉开眼笑了。将刚才的不愉快甩在脑后,慈爱的将小皇帝拉在身边,“哀家说了多少次,不用日日来请安,你偏不听,天天不落的来请安。”
见有外人在,小皇帝不自在的推开太后的手,端出小大人的样子道:“本朝以孝治天下,儿臣孝敬母后,请安是最基本的,不能忘。”
见小皇帝推开自己的手,太后心里有些失落,却还是热情的笑着,“皇儿孝顺,哀家很高兴。只是皇上课业繁重,且无事还要多去摄政王那里听大臣商议朝政,已经足够辛苦了。”
小皇帝见太后又提起课业,又提起摄政王,已经有些不高兴,碍于余可人在,只用威严的眼神四处打量了一番,“听闻母后这里会客,怎么不见姑母?”
“原来皇儿来我这里是找你姑母的?”太后已然不高兴了,“有何事这般急?”
“倒没什么大事,只是皇叔寻她商议去西南和亲的公主人选。”
“和亲?”
太后有些诧异,不过是因为摄政王居然派皇帝做下人才做的事情。
尔后,更因为这和亲人选的事,摄政王居然不找她商议,而是找长公主。
小皇帝急着要完成摄政王交给他的任务,便不及与太后解释,便行礼告退了。
见小皇帝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