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国家有 难匹夫有责
北燕帝都。
一连多日,薛簌簌将自己闷在书房,坐在书案前奋笔疾书,时而埋头沉思,时而皱眉弥想。
薛母只当女儿在为银钱发愁,忍不住告诉她,就算她一辈子不赚钱,家里的钱也够吃几辈子了的。
她自然知道薛家很有钱,就算薛家没有钱,就是她手底下的嫁妆银子和金银首饰,都够她一辈子吃喝的了。
但是,人活一辈子,总得追求点什么吧?
上一辈子,薛簌簌追求王之平的爱,结果得到了什么?
得到了死亡!
这一辈子,她要把追求放在自己身上,只有自己身上有的,才是别人夺不走的。
自打她与楚家兄妹达成协议后,她便励志写出无数好看的话本子,成为北燕著名的话本子撰写者。
可想归想,真正做起来,她才知道有多难。
要不是有前世大量的阅读基础,她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闷了几天,一个故事终于有了雏形后,她便迫不及待的拿去与楚家兄妹看。
结果如她预想的一样,只是勉强能看的水平而已,与她想要的效果还差的很远。
这都怪薛簌簌年少时不肯在读书上下功夫,对于一些词句的运用并不是那么的恰当。
以至于让那姑娘小姐看的时候,总觉得用词太过华丽,让人不舒服。
有了这一本的教训,薛簌簌开始接地气一些,写自己经历过的后宅婆媳矛盾。
不过,虽然真情实感,写的让人很容易身在其中,但由于主角与婆婆交锋时,缺少大智慧,让人看了十分的生气。
连续失败了两本,薛簌簌自觉自己不是那块料,可心里又不愿放弃这份好不容易想到的,能靠自己能力养活自己的手艺。
在薛簌簌埋头在书房里写话本子的时候,她错过了北燕最好的夏天和和最美的初秋。
夏天将近的时候,薛母因为记挂家中的夫君和孩子们,早已回去了。
回去之前,薛母告诉薛簌簌,她觉得林三公子就挺好,若是薛簌簌也觉得合适,便就嫁了吧。
薛簌簌两世为人,自然知道林三公子确实不错。
可不错归不错,她总觉得与林三公子之间隔着什么。
虽然薛母和薛家哥嫂说,林三公子为了她都舍弃家园,跟随她来到了陌生的北燕了,可想其心多诚。
可薛簌簌却觉得,这并不能成为她就要嫁的原因。
若是因为林三公子义无反顾的跟随她来北燕,她就要嫁,那与当初王之平安慰了失意的她,她就要嫁有什么区别?
成亲就应该如北燕女子一般,要两情相悦,要彼此爱慕才行。
许多人为了蝇头小利,抛家舍业的离开家乡来到北燕做买卖,也不一定就能稳赚不赔啊。
更何况,婚姻不是做买卖,不能用赚赔定义,也不能用道德绑架,将她绑着结婚。
虽然在薛母和薛家哥嫂眼里,薛簌簌的这番言论略微荒唐了,但想着她现在的生活好过从前,也没有过多的干涉。
深秋的风将树上最后一片黄叶吹落的时候,她的志儿已经学会走路了。
这一日,她又埋在书房里憋话本子,就见可馨领着摇摇晃晃的志儿进来,笑意盈盈的道:“姑娘,快看,小世子给你把树上最后一片落叶给您带来了。”
志儿晃着浑圆的小手,奶声奶气的对薛簌簌嚷嚷:“娘……叶叶。”
薛簌簌忙放下笔,将志儿手里的叶子接过来,亲亲他的小脸蛋,“好志儿,给娘亲送叶叶,是不是?”
“娘亲抱……”
可馨笑着将志儿抱起来,递到薛簌簌的怀里,“小世子最近总爱让姑娘抱。”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叫他小世子。”薛簌簌叹了一口气道:“这里是北燕,不是在京城,志儿要这个世子的名分有何用。”
在可馨眼里,世子不止是一种称谓,还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她真心希望志儿能做个小世子。
“难不成我们以后都不回去了?”见薛簌簌如此说,可馨有些惊讶,“姑娘已经做好了不离开北燕的准备了?”
见她问,薛簌簌反而笑着问她,“难不成你的玉书小哥哥要回去,你也想回去?”
“哎呀,姑娘……”可馨假装生气的跺脚,“姑娘整日在书房里憋什么情情爱爱,男男女女的话本子,如今又拿这些话本子来取笑我……”
“好了好了,我不过是开个玩笑,也值得你这般急。”薛簌簌也假装生气,“就连我的话本子也要遭殃,被你贬低。”
“不过话说回来,你与玉书进展如何了?”薛簌簌认真的道:“你的嫁妆我可早就准备好了,只等你和玉书的好消息了。”
没想到可馨听到这话,脸没红,眼圈却先红了。
“玉书不谈婚假,因为……”可馨低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