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县城
唐家村离县城不远,但驴车速度慢,因此,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进了县城,唐三牛便将他兄妹二人放了下来。
“书文,你照看好你妹子。”
“叔办完事儿,明天这个时候来接你俩,还在这块儿,知道不。”
唐三牛嘱咐道。
唐书文笑着说:“知道了叔,你忙去吧,我明天一定准时到。”
唐三牛见此,拉着驴车离开了。
而余桃此时,正在打量着县城的一草一木。
县城毕竟还是县城,路边有些电线杆子,虽然大多都是平房,但往远望去,还能看见几个四五层的小楼。
道路两边的墙壁上,写满了红色的标语,行走的路人们看衣着,明显要比乡村里的人要好很多。
在农村里稀少的自行车,此时的县城主路上,也能不时看见几辆。
总算是有些城市的样子。
余桃感叹着。
唐书文见余桃一直打量着周围,便出声说道:“桃子,第一回来县城吧,这儿大着呢,还有不少好玩的地方。”
“你看,那是电影院,电影院再往东边走,就是县中学。”
“走,咱俩看看去。”
唐书文因着姐姐在县城工作的缘故,这两年常来县城里,因此对这儿还是很熟悉的。
“喏,你看,那里面是县中学生们上课的地方。”
走了一里地,二人便走到了县中门口。
那门口挂着一个白底红字的学校牌匾,是木头做的。
上面写着“文河县中学”五个大字。
余桃朝着唐书文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四层小楼出现在她视线里。
楼房的建筑风格很苏联化,是这个年代的特色,楼顶中央,插着一面红旗。
“这楼是新中国成立后,省里为了鼓励教育,为学生们新建的教学楼。”
“本来这里还有好多民国时建起来的校舍,可惜战争都摧毁了。”
唐书文有些惋惜地说道。
隔着大门,余桃看见了里面其他的建筑,的确如唐书文所说。
在那座主教学楼的附近,还有不少平房,与主教学楼的风格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如今百废俱兴,能修一座楼,已经不易,哪有多余的钱去修更多的楼呢。
“走吧,我们去找姐,她估计马上下班了。”
唐书文抬头看了看太阳,而后朝着余桃说道。
他手里提着个布包裹,沉甸甸的,是韩玲让他带给唐书敏的。
......
在六十年代,如果说有什么职业人人艳羡,那供销社的职员绝对属于其中之一。
没有什么顾客是上帝,进了供销社,狗都得挨俩白眼儿。
此时正是中午,路上有不少下班的人,余桃和唐书文到县供销社的时候,里面只有两个售货员,并没有顾客。
两个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穿着工蓝色的衣裳,精神极了。
“书敏,上次杨主任给你介绍的那个粮站的男同志,处的怎么样了。”
说话的姑娘个子稍矮些,长了张鹅蛋脸,眉毛弯弯,五官清秀。
笑起来,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
唐书敏胳膊杵在柜台上,扭头朝着那姑娘笑着说:“处的不怎么好,没联系了......”
那姑娘有些惊讶地说道:“我听说,那男同志的父亲可是咱县公安局的干部,干部家庭啊书敏,多好的机会呢。”
唐书敏看着她,揶揄道:“那要不要让咱杨主任介绍给你呀,张燕同志。”
她话音刚落,张燕连忙摇头,小声嘟囔道:“我,我不喜欢矮个的男人。”
说罢,二人相视一笑,似是又想起那男人的长相来。
那次,是那个男人来供销社买东西,张燕也看见了。
那男人个子也就一米六,还没唐书敏高,而且肥头大耳,眼神还色眯眯的,一看就是个作风不正的。
唐书敏见此,哪还不知道,她那领导是把她当人情送出去了。
不过,她也不是那软柿子,没跟那男的多纠缠,直接拒绝了对方。
想到这儿,她叹了口气。
还是家好呀,县城再好,终究一个人,也未免太孤独了。
而这时,刚好唐书文和余桃进了供销社。
“唐书文!”
“书敏,你弟弟来咯。”
张燕看见唐书文,面露热情,立马招呼唐书敏说道。
每次见到唐书文,她都得感叹两句,人家姐弟俩怎么长得,怎么一个比一个俊。
唐书文虽然才十六岁,但高高的个子和白净的脸庞,依稀可见长大后也是个俊朗的男人。
身为颜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