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三国幻想 > 第七十二章 :广纳英才组墨霄借花献佛立新术

第七十二章 :广纳英才组墨霄借花献佛立新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邓芝帮忙,各种手续无忧,墨霄一事,我自当亲力亲为。

于是乎汉中大街小巷,商铺军营,皆张贴公告无数:今组建新军三百,入选者饷同屯长,阵亡抚恤五倍于众。凡自认得一技之长者,皆可参选,五日后聚于军营。

至于选拔,首先是按胜败者组分列,绝对双败制,综合比武。来者近万,万中择六百,之后就是各较一技之长的加分项,最终精选三百。如果已淘汰人员有通过射艺,掷准,限时障碍穿行等项目考核者,也可以继续参选。

总之,不做限制,进行尽可能公平的,全面的,大范围的选拔后,总算是搞定这项大工程。

这么些天王平、高翔、李球等汉中各将校在推荐、考核和监督上帮了大忙。当然,这种事儿少不了星彩和银屏的份。

“大哥这是做甚?如此大张旗鼓,于荆州之时何曾似这般勤快?”关银屏疑惑加抱怨道。

“呵呵,若无昔日之规划,岂能旦夕而定?”解释都可以先稍稍,承认摸鱼是不可能的。

“此等便是规划之物?”

“然,宛城之后,吾早有意练此精兵,至今方得自由。”

张星彩处理完手头事务,也加入讨论,问道:“可有名号?”

“墨霄。”

“墨霄?”星彩眉头一皱道:“大哥起名,甚似文人手笔,反无震慑之用。”

“哦?何为震慑之用?”

“吾虽年幼,亦尝闻议论天下精锐,如吕奉先之陷阵营,曹孟德之虎豹骑,虎卫军,公孙伯珪(公孙瓒字伯珪)之白马义从,多以威猛名号冠称,以为标志。如‘墨霄’者,未所闻也。”

“哈哈,星儿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威望者,为战所得,非名号之可及也。”

“切,如大哥所言,三百兵卒,能堪何事?”关银屏难掩不屑之意。

张星彩默不作声,但也有此想法。

穿插、特种战术过于超前,这实属正常反应。而且常理来讲,三百人的队伍确实难以在正面战场左右局面。

我装作惋惜道:“唉,本欲使汝二人作此掌军,既不中意,只得另谋罢。”

“中意中意!”俩姑娘眼睛都直了,很是兴奋:“大哥自有高论,我等听从便是!”

好玩!我边乐边取出两块校尉印,说道:“既如此,汝等昭武,昭义名号不变,升为校尉,为吾直属。”

“多谢大哥!”二人异口同声。

这就是我为什么想把她俩拉来汉中的原因之二了。此事我盘算已久:三百精兵,拿着高军饷,享受高补贴,干的也是九死一生的活计,只有亲信之人,才得以放心。

……

高端的战术往往采用简单的逻辑。

每三个人形成一个独立战斗单元,按前一后二,或前二后一,或线形排布,按战场态势随机应变。三人分别担任进攻,掩护,支援的角色,亦是随态势而定。

三个作战单元加一个组长组成一个战斗组。每个单元同样根据战场态势做任务调整。

如此,三十组为一墨霄。

练兵先练将,我首先得让两个新晋校尉掌握此理论。另外,我这个战术理论是在101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冷兵器的特色做地改进,肯定也得先检验一番。

她俩看着面前的弓、弩、长矛、匕首、短柄单刀、飞爪、盾牌有些不知所措。

“此等物件,可会使用?”

两人皆是一般说辞:“纵不精善,用之不难。”

我点点头,走到最前面,手持长枪,与她俩形成一个正三角形。叫银屏备好弩箭,星彩仍用剑盾。

“想象两军对攻,敌群在前之势。吾作击其正面;星儿护佑侧翼;屏儿伺机而动,支援四方。三人各司其职,配合行动……”

带着她俩试验理论,又轮换位置各自感受一番。这次不仅她俩惊讶,我也是啧啧称奇:物尽其效,毫无累赘,真TM好用!

“大哥,此术古今未寻,世所罕有,不知出于何处?”张星彩切身体会之后,佩服的五体投地。

“呃……此乃另一位高人所受。”

“高人高人,大哥无甚事,惟好打哈哈。”关银屏不满道。

“莫论出于何处,得胜敌人,便是好物,此不过大树一叶耳,无穷变化,还在其后。”我怕她俩紧追不放,赶紧转移话题。

又讲解了其他阵型适用形势及其功效,以及教授二人匕首的冰锥式和锤式用法之后,她俩是完全折服,之前的不解一扫而空。

此时诸位看官可能就要发牢骚了:这厮甚是滑头,恁般藏私,如此好物就用得三百兵士,为何不做推广?

这就牵扯到思想和经济问题了。

这种战法需要极高的配合度,如果处理不好,大概率会变成各自为战的局面,甚至还不如最传统的方阵或线列阵。所以需要思想觉悟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