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换房
于是赵玉玖和柱子进了厨房,老太太拉着刘向红说话,娄晓娥和许大茂搬桌子,除了刘海中家没动静,整个四合院的后院忙碌了起来。很快在院子当中支起了一张大桌。同时空气中也弥漫起了饭菜的香味儿。
不一会,先是四道凉菜摆了上来,海米炝芹菜、麻汁杂拌、酱牛肉、白切鸡,然后是热菜,葱烧海参、溜肉段、爆炒腰花、松鼠鳜鱼、盐水大虾、芙蓉仙贝,最后是一大盆海鲜狮子头,四个大丸子每个得有一斤。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小玖儿,我这刚打回酒来,你这菜就做得了”刚上完菜,三大爷闫埠贵的身影便出现在垂花门内,手里提着一瓶散白,凑了上来。
“嚯!这菜怕是赶上国宴了吧?”三大爷被眼前的菜色惊到了。
“我说三大爷,您就抠吧!就这菜您拿这三毛钱的散白?看见我这是啥了吗?茅台!”许大茂说着将手里的茅台放到桌上。
“三大爷来了,快上桌!今儿个老太太在这,还有小娥姐和向红姐,咱们不喝白酒,我这准备了上好的绍兴花雕”赵玉玖招呼道。
又吓唬许大茂,“大茂哥,你吃的那药最忌白酒,以后可不能碰白酒了!”
许大茂一听,是满头的黑线,只得讪讪的要把茅台收起来。
赵玉玖一把拿过茅台,说道:“别啊,大茂哥您不喝这酒,我留着喝啊”说着把酒拿回屋去,又抱了两个坛子出来。
娄晓娥那是吃过见过的主,一看赵玉玖抱出的两个坛子,立马惊呼:“哎呀!这是绍兴女儿红!,黄酒中的茅台呀!不对,茅台能买到,女儿红现在可买不到!”
“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许大茂不屑地道。
娄晓娥解释道:“这你就不知道了,这绍兴女儿红创建于一九一八年,可是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老牌公司,是绍兴东路酒的代表,位于浙江省绍兴东麓的东关镇,因其北临杭州湾,南靠会稽山,北侧萧甬铁路,南有杭甬运河通过,交通十分便利,所以酿出的酒很快就行销天下,前些年粮食紧张曾经一度停产,现在听说恢复了但是产量不高,
绍兴女儿红也是黄酒中的名品。中国晋代上虞人稽含《南方草木状》记载:“女儿酒为旧时富家生女、嫁女必备之物”。据说浙江地区有一风俗,生女之年,选酒数坛、泥封窖藏。待女儿到长大成人婚嫁之日,方开坛取酒宴请宾客,称其为“女儿酒”或“女儿红”。
“女儿酒”一般不作喜庆时饮用,而是作为新娘不饮夫家酒的象征被贮藏起来。随着岁月消逝,夫妻和睦恩爱,才启封饮用;或将“女儿酒”作为贵重礼品,馈赠给至爱亲朋。这时,“女儿酒”已贮藏达数十年之久,甚至有隔代的。“女儿酒”经过几十年的贮藏,启封时,香气扑鼻、满室芬芳。由于蒸发浓缩,酒往往只剩下半坛或小半坛了。酒的色泽浑顾,味淡,饮用时要掺一点新酒,饮时顿觉芬芳异常、昧美醇厚。所以随园老人袁枚称其文雅耐味:“犹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
赵玉玖赞道:“小娥姐真厉害!今天真是让我们长知识了。”
三大爷闫埠贵也是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娄晓娥道:“到底是大家闺秀啊!不简单呐!”
赵玉玖对何雨柱使了个眼色,何雨柱便放下手里的东西朝着二大爷刘海中的家门走去。
原来刚才在做饭的时候,何雨柱便与赵玉玖商量说想跟二大爷刘海忠换房子。经过之前的事他现在是真的怕与秦淮茹再住在一个院子中了,他原来的房子比刘海忠家的房子要大要好,但是刘海忠的房子其实作为婚房也够用了。赵玉玖听了略一寻思,便明白了柱子的用心,再一想,如果傻柱也搬到这个后赵院里来,再把通往中院的门加一个栅栏门,便可以与中院分开,到时候门一锁,便可以在后院儿过自己的小日子,不再与那群禽兽勾心斗角也是好事情,便答应何雨柱待会儿请二大爷来吃顿酒席,顺便把事儿给办了。
趁着何雨柱去请二大爷的时候,赵玉久看到三大爷阎埠贵,对着两坛黄酒,馋涎欲滴的样子,便忍不住又给大家科普起来。
“我师父曾经说过要鉴赏品尝黄酒,首先应观其色泽:须晶莹透明,有光泽感,无混浊或悬浮物,无沉淀物泛起荡漾于其中,具有极富感染力的琥珀红色。
其次将鼻子移近酒盅或酒杯,闻其幽雅、诱人的馥郁芳香。此香不同于白酒的香型,更区别于化学香精,是一种深沉特别的脂香和黄酒特有的酒香的混合。若是十年以上陈年的高档黄酒,哪怕不喝,放一杯在案头,便能让人心旷神怡。
如此二步前奏,则品尝的欲望陡升。用嘴轻啜一口,搅动整个舌头,徐徐咽下后美味的感受非纸上所能表达。如此轻啜慢咽,且不豪饮赌胜,敢保证3~5次下来,如果能适量饮用,不致头晕乃至醉倒,便再也不肯放弃这杯中之物。
“还是小玖儿的师傅见识高啊,这样的高人应该请回来为更多的广大人民服务啊!”说话间,二大爷腆着个大肚子,晃悠晃悠的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