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收徒弟
朱雀街上,谢府屹然挺立着,两个烫金大字尤为醒目,门口有小厮守着,其富贵程度可见一斑。
在府里的书房里,两个人秘密地谈着什么,年轻的那位便是太常寺少卿裴锦,他有些焦急,急切地问着老者:“岳父,宋景珩已经开始调查了,我觉得迟早会查到我的头上,这可怎么办?”
那位老者缓缓说道:“你莫要惊慌,他没有证据,凡事要讲究证据,他空口无凭,能耐你何,最多查出个失察之罪,罚奉禄而已。”
这位老者便是御史台中丞谢书瑜,他淡定地喝着茶,慢条斯理地对裴锦说道:“你还是太年轻,经不住事。这件事即使查出来,我们什么也没做,我们只是略微做了一些助力,其他事都是宋景年做的,让他们两兄弟自相残杀去吧。”
“还是岳父聪明,我应该多向您学习学习。”裴锦恭维地说道。
谢书瑜回答道:“以后做事沉稳点儿,我就允儿一个女儿,你以后得好好照顾她。”
裴锦给谢书瑜倒了一杯茶双手递过去,恭敬地说道:“谨遵岳父的教诲,以后我会照顾好她们母子俩的。”
“你给宋景年提醒一下,让他最近安分点儿,他弟弟正在调查这个案子呢。”谢书瑜嘱咐道。
裴锦回道:“嗯嗯,我明天就去办。”
这天天气晴好,洛绾华趁中午吃饭的时间出来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她住在医馆之后发现生活用品置办的不是很齐全。
她走在东街的市场上,看见琳琅满目的小吃和生活用品,挑得她眼花缭乱,这是她第一次来逛古代的市场,她有些好奇,左逛逛,右看看,这一切对她来说都很新奇。
她看到市场的一处聚集了很多人,那里喧喧扰扰的。她以为耍杂技的,就凑过去看看,她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挤到里面,结果她看到一位穿着像乞丐似的父亲带着两个孩子,那男孩约莫十二岁左右,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衣服,连鞋子也没有,但是一双眼睛显得炯炯有神。旁边的妹妹约莫十岁左右,同样穿着破烂,她看着有些腼腆和拘谨,藏在父亲的身后。那位父亲跪在地上,嘴里呜咽地说道:“求求好心人收留他们兄妹俩吧,我们是雍州逃荒过来的,他们的母亲在逃荒途中饿死了,他们能干活的。”那位父亲估计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出此下策。
周围人也爱莫能助,东街都是穷苦百姓,家里多一张嘴其他人就得挨饿。洛绾华虽然很同情他们,但也不想多管闲事,她转身正准备走呢,突然一个人跪在她的身后拉住了她的胳膊,她转过身来。看见那个男孩眼睛清澈,嘴里急切地祈求道:“姐姐,收留我们吧,我可以干活,妹妹也会做饭。”
洛绾华看了他们一眼,他们三双眼睛里饱含着殷切的希望,她有些于心不忍,正好她医馆里缺人,可以给他打下手。
于是她就爽快地说道:“好,那就跟我走吧。”她顺手掏出五贯银子,对那位父亲说:“这是五贯银子,你拿去找个住处,买些吃的,再找个活计干吧。只要你不懒惰,在郢都还是能养活自己的。”
那位父亲很感动,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嘴里说着:“谢谢这位小姐,您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以后定当报答您。”
洛绾华赶快拉起他,缓缓说道:“以后想孩子了可以到东街的济世堂来看看。”
说完洛绾华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那两个孩子虽然很舍不得自己的父亲,但是都知道再不跟着走全都得饿死。男孩眼睛红红的,毅然决然地跟着走了,而那女孩边走边依依不舍地看着自己的父亲,眼里满是泪水。
洛绾华把他们带到医馆里,他们俩有些局促,站在地上不动,洛绾华招呼道:“赶快上楼啊,这儿以后就是你们的家了。”
他们点点头,跟着洛绾华就到了楼上,洛绾华说:“这里就是你们的房间了,这里空余的房只有一间。”男孩孩听了后连忙说:“没关系,我打地铺,妹妹睡床上,这房间大。”
洛绾华点点头,随即问道:“还没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呢?”
女孩扑闪着大眼睛说:“我叫秋华,哥哥叫秋实。”洛绾华说着说:“我们俩名字里都有一个华字,真有缘分。”小女孩听了很是开心。
洛绾华领着他们到街边的小摊上吃包子和黑豆粥。他们兄妹俩看见烟雾缭绕的蒸笼直咽口水,洛绾华知道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洛绾华就大声对老板说:“老板,两笼大包子,三碗粥。”
不一会儿,满满两笼屉大包子上来了。洛绾华赶快招呼兄妹俩吃,他们俩实在太饿了,也没客气,拿起大包子就吃了起来。洛绾华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就笑着说道:“慢慢吃,小心咽到,吃完了还有。”
他们俩还沉浸在吃东西中,完全没听到洛绾华说话。不一会儿,他们风卷残云般,哥哥吃了十个大包子,喝了一碗黑豆粥,妹妹吃了六个大包子,一碗黑豆粥。洛绾华笑着看着他们说道:“你们吃饱了吗?”
这时候他们才感觉不好意思,哥哥嘿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