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为什么我总是记不住
学习中的小烦恼
婷婷和菲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们是同班同学,接受同样的教育。但是,让婷婷苦恼不已的是,老师每次讲过的知识,菲菲都能完整地复述出来,而自己却很难做到。比如,老师教过一首古诗之后,菲菲当场就能背诵,而婷婷要在课后花很长时间才能背下来。
看到菲菲记忆力如此好,婷婷真的好羡慕。婷婷和菲菲年龄差不多,又是同班同学,老师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婷婷总是记不住呢?有能提升记忆力的方法吗?
什么是记忆力?
记忆力就是我们记住事物的形象或事情的经过等的能力。记忆力是我们对过去的感受、经验以及发生的事情的感知能力的总和。记忆力是有差异性的,即使两个人年龄相同,所处的环境相同,接受的教育相同,两个人记忆力也并不相同,这就是对于同样的事物,我们拼命记却记不住,而别人却能轻轻松松地过目不忘的原因。
那么,如何判断记忆力的强弱呢?是不是记东西越快,就代表记忆力越好?事实并非如此。能否快速记忆只是评价记忆力强弱的一方面,很多同学能快速地记住某个知识点,但很快又抛之脑后了,这种记忆是短暂的。而在学习中,真正对学习产生影响的是长期记忆,即记忆持续的时间有多久。
长期记忆就是把所学知识在大脑中长期储存,当我们需要用到某个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时候,能随时从大脑中调取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将短暂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让重点知识在我们的大脑中长期储存,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影响记忆力的因素有哪些?
因素记忆的内容枯燥乏味且繁杂
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内容的趣味性以及数量是影响记忆力的首要因素。如果记忆的内容枯燥乏味且种类繁杂,我们就很难记住,即使当时记住了也会很快遗忘。如果记忆的内容生动有趣,我们遗忘的速度则会慢一些。
有学者曾对诗歌、散文、无意义的文字等内容的记忆结果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记忆保持时间最长的是诗歌,其次是散文,而那些没有意义的文字,大多数人很快就将它们遗忘了。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诗歌有一定的内容和意义,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一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事物会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观察力,精神上会更加亢奋。所以,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的记忆力,最好让自己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增强记忆力的催化剂。
因素疲劳过度,压力过大
当我们学习时间过长,疲倦困乏时,就会出现记忆力减退、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降低、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变差的情况。记忆力还有一个很大的敌人,那就是压力和不安。压力过大,心情不安,大脑也会疲乏,出现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情况。
所以,学习时我们一定要劳逸结合,学会释放压力,否则,我们就处于低效学习的状态,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还收效甚微,可谓得不偿失。
因素不良情绪
当我们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时,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比如,被他人批评或考试失败等,这些会让我们的情绪变得消极低落,甚至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情绪对人的记忆力有巨大影响,过度紧张和焦虑会使人记忆力下降,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
良好的情绪增强记忆力,不良情绪则会降低记忆力。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想办法让自己精神愉悦,这样,学习和记忆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