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那么近又那么远
小时候,从家里出来,步行好久,就能看见一片小树林子。那时候小,加上都是步行,或马车,自行车也不多,自然觉得路程很远。自从有了电车、汽车,我才发现,当初从家门出发到那片林子,距离竟然如此之近。那片小树林子,曾是我们欢乐的天堂。树林里有很多鸟类,叽叽喳喳的,大人们说,晚上会有猫头鹰,而且还有好多只时,我们这些小孩子自然是有些害怕,但还是忍不住好奇,时时跑到这里来玩耍。不上学的日子,我们跑去林子边上,爬树够桑葚,逮知了猴(我们当地叫此物为爬叉),再往林子里面一些,里面有好几棵能生出白色桑葚的树,如果正好恰好碰上去数梨花(到了梨树开花的季节,梨树的花需要修剪,以便让结出的果子长得大且多)的姐姐们,求着她们拿着长长的杆子剪刀(把数梨花的剪刀绑在长长的木棍之上,方便修剪),剪下很多枝桑葚来,吃得不亦乐乎。
后来,村里的梨树从村民手里收归村里所有,非典之后,那片林子的树木也被砍伐殆尽。再去看时,原来的地界已经成了大棚,专门种植蔬菜了。没过两年,那边就被厂房所占据,完全看不出当时的样子了。
我家的田地离那片林子不远,田地一共有十来亩,除了种一些棉花、谷子、玉米、小麦之外,我爹还会种上一些西瓜或者甜瓜。之前,偷盗的人不少,为此我爹便支一个小棚,夜晚便守着,防止被人们偷拿。后来种得多了一些,我爹娘便轮流看着。我爹说我娘胆子确实大,夜晚地里面有许多的老坟,我娘一点也不惧怕,该怎着就怎着。他一个男人都佩服的不行。再后来,爹娘开始搞养殖,就在这地界,旁边留下一些,种些蔬菜瓜果,收益时好时坏,但算下来整个家庭开销维持起来问题不大。
村里人的日子越发好起来了。董家辉的父亲在厂子里继续打着工,平日里干活干的勤快,也肯吃苦,年岁虽说大了一些,但也丝毫不输年轻小伙子们,自然在厂子里也留下了好名声,工钱拿得不少。他一直自己一个人,有时候旁人打趣说让他再找一个,他都默不作声,傻呵呵地跟着旁人笑上一会儿。儿子董强强有了儿子,这儿子看上去很健康,没有什么毛病,自然两口子也欢喜的不得了。董强强自己做起了超市(便利店)的生意,他腿脚不方便,一般店里靠着他打理,日常开车进货都全仰仗着媳妇。他没有丢下他卖鸡蛋的活计,这也能帮着多增加一些收入。他媳妇能干,开三轮车、单排都不在话下,这些年,超市生意红火,每逢春节,初二初四回娘家的日子,两口子忙不过来,董家辉的父亲肯定是要来帮忙才能转的开。
村里人跑去新疆做生意的人也越发多起来了,交通越发便利,开车、火车、飞机,把路程缩短成了时间,一去一回之间,方便了许多。尤其是到过年的时候,从新疆往回赶的人,开车的居多。近三千公里的路程,把车开回家,确实需要点耐心。但开着车回家,自然也是为了炫耀一番,毕竟,出门在外,总要拿出点东西来,证明自己在外面混得比在家里要好。自然,村里人议论起来,自己脸上也有面子。
即使交通便利了,但董家辉自母亲去世后,便再没有回过家。董强强偶尔发信息过来要求他能回家看看父亲,但他只是含糊其辞,从没有给过肯定回答,或者总是托词自己工作很忙,不方便回家。这一来二去,董强强便很少问他了。董家辉的父亲不愿意联系他,两人心里都横亘着一些怨气,父亲抱怨他不回家,对家里有敌意;而自母亲去世后,董家辉对父亲的怨气也越发得浓重,他一直认为,就是父亲对母亲的疏忽,对母亲病情的忽视,才导致母亲的病没有被及时救治而去世。不回家,是他对父亲最直接的抗议。
现在的董家辉已经是公司的项目经理,因为工作成绩出色,他得到的做大项目的机会越来越多。董家辉面对客户的时候,谈吐自然,讲话自信,风格软中带硬。他形象好,稳重作风与他的年龄有一定的反差,倒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董家辉的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大有年轻有为的风范。
董家辉一天到晚的忙碌。自从拒绝王乔之后,董家辉基本上没有让自己闲下来的时候。他一旦闲下来,总会想起王乔。他无法忘记她流下眼泪的样子,他也无法原谅自己为什么能对那么美丽的女孩子如此狠心。但他时常想,自己能有什么办法呢?王乔家庭条件优渥,人又生的美丽大方,她乐观阳光,多才多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而自己呢?不堪回忆的过往,困顿不堪的家庭,阴郁冷漠的内心,即使自己能有一片大好未来,现在也不是和她在一起的最好时机。
但他就是抑制不住地想她。他看到了她去国外的照片,照片里的她越发的美丽,那充满魅力的双眼,简直摄人心魄。他看到了她和一个男生的合影,心里又马上升起一份醋意,那男生阳光帅气,和站在一起的王乔十分的搭配。就是看见照片的这一晚,董家辉一晚上都没有睡着。但生活就是这样,董家辉是一个对自己的未来特别有主见的一个人。现在的他没有任何资本去喜欢一个人,他只有马不停蹄地工作挣钱,混得好起来,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