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清军受阻
一声声火铳的声响刺激着朱厚照,一个个鸳鸯阵在关宁铁骑的冲锋下似乎也变得不是那么可靠了。
是啊,这可是关宁铁骑,不是那些拿着倭刀就砍的倭寇,戚家军这次面对的是曾经的同袍,大明最强的骑兵。
“闭嘴!”
朱厚照怒喝一声,转身狠狠得拎着谭纶的衣领,“大明不会亡,朕也不会死!”
“戚家军!殊死一搏,奋勇杀敌!”
俞大猷也是大喊一声,疯狂厮杀。
“杀!”
就在戚家军等人决定以身殉国之时,一道道杀声从海口处涌了过来。
众人回头一看,密密麻麻的士兵从战舰上冲出,上面的旗号正是大明!
“呵呵,再晚来一点,朕可真要以身殉国了。”
原来早在多尔衮于山海关击败李自成那天起,徐渭就已算出多尔衮必定南下,而朱厚照又领戚家军去恶心他,肯定会召开多尔衮的注意,天津卫不除,满清补给就不安宁。
这样一来,实力不足的关宁军正好被用来攻打驻守天津卫的明军,一来可以继续消耗关宁军实力,二来也可以彻底把吴三桂绑在满清的战车上,让他被汉家唾弃,只能依附满清。
但就算是实力大打折扣的关宁军也不是仅有一万多人的戚家军能战胜,而且天津卫不像京城,城墙并不厚重高大,城外野战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徐渭早早的就给王守仁送去了书信。
徐渭在残破的城楼上看到涌出的无数明军也是大吃一惊。
“阳明先生真乃神人也,短短数天居然可汇聚这么多明军!”
“如此一来,在人数上我大明军队也就不弱于关宁军了。”
明军这边算是缓了口气,吴三桂看到这一幕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眼看着天津卫马上就要攻破了,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明军?
他也不傻,中原大地上还能拿出这么多明军的只有南明小朝廷了。
事已至此,吴三桂也知道他关宁军再无半点神算,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只能无奈撤退。
朱厚照也没让人继续追,一来援助的基本都是步兵,想追也追不上,二来他们现在最重要的应该是赶快把城墙修好才行。
而在吴三桂撤军后,多尔衮就已收到天津卫上的战况了。
望着远处高耸的京城城墙,吴三桂喃喃道:“看来天津卫一时半会儿是攻不下了。”
多铎好奇问道:“怎么了?难道是吴三桂又产生了什么心思,故意留他们一马?”
“不,是南明走海路运兵至天津卫,还是八万大军!”
“而且眼下京城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下来,看来我们得另想办法了。”
……
“老子大西李定国,建奴受死!”
“大唐王忠嗣,异族怎敢放肆?”
就在神策军与汉四旗打得如火如荼之时,一支约莫三万人的农民军从一侧杀了过来,上面的旗号居然是大西?
另外王忠嗣率领的一万朔方骑兵率先赶到战场,一时间,面临两支军队的夹击,孔有德的汉四旗再也无法抵挡,开始分散逃窜。
豪格见状连忙派督战队前去杀几个逃兵稳住局势。
但他不知道的是,汉四旗成分是明朝边军,而边军中呢大多是混吃等死的兵油子,属于你弱我追着你打,你强我立马就跑的类型。
以前跟着大明打仗都是十分力就出三分的,如今投降满清不会想让他们出十分力吧?
如此战场上就出现了一个画面,满清正蓝旗除了一支骑兵去追杀神策骑兵外,剩下的大军都站在远处看戏,而汉四旗呢发挥了以前的本事,疯狂往己方跑,督战队都拦不住。
奇景就是数万的汉四旗居然反方向的开始冲击正蓝旗的军阵了!
而大唐名将王忠嗣一眼就看到了这个机会,战场之上情况多变,你可能稍慢一步,人家阵行就重新排列好了。
所以王忠嗣决定立马率军出击,一万朔方骑兵冲击正蓝旗军阵!尽管那是三倍于己方的精锐骑兵。
但王忠嗣毫不在意,满清八旗?你祖宗我都打过无数次了。
就这样,李隆基站在城楼上看到王忠嗣率领的一万朔方军在一片蓝色的海洋中横冲直撞,见人就杀,凶猛异常。
而反观正蓝旗的骑兵由于汉四旗涌入其阵行,导致满清骑兵犹犹豫豫,就像被束缚了手脚动弹不得,总不能把汉四旗也当成敌人杀了吧?
豪格看到这一幕,人都傻了,三四万的汉四旗冲到他的阵营里来,就算让他砍,一时半会儿也砍不完啊。
何况这是友军啊,真砍了以后就不会有汉人投降了好吗?
但眼下多迟疑一秒,他正蓝旗就得死无数人,豪格无奈只能下令全军撤退,这下子解放了的正蓝旗撒丫子就开跑,不一会儿就跟汉四旗拉开了差距。
结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