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撒石头的时候到了
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原来是脆弱的。 从某一时刻开始,这个看似建造了几个世纪的不朽建筑突然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迅速坍塌,变成越来越小的碎片。
瓦西里-克柳切夫斯基认为,崩溃是完全自然的,历史上的反常现象是基辅罗斯长期的中央集权。 这位历史学家写道:"直到 11 世纪下半叶的统一政权是一个政治意外,而不是政治秩序"。 然而,在封建时代的许多国家中,存在的最初阶段都是初级的、相对短暂的中央集权,然后是四分五裂。 俄罗斯在这方面遵循了社会政治演变的普遍逻辑。 当这个或那个国家的行政统一开始阻碍地区的发展时,离心倾向就会在那里加剧。 早期君主政权的结构不够强大,不足以使渴望自治和独立的地区处于从属地位。 俄罗斯的统一政权不是在十一世纪中叶之前,而是在中叶之后才成为政治事故的。
出现了三位才华横溢的成功领袖: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安德烈-波戈柳布斯基、大窝弗塞沃洛德,他们成功地暂时阻止甚至扭转了国家的崩溃,但在这些领袖去世后,政权再次分崩离析。
然而,还有一些特殊的、纯粹的俄罗斯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所有或几乎所有中世纪强国共同经历的封建割据过程在我国以特别尖锐的形式发生了。
瓦解的主要原因是权力交接原则,而智者雅罗斯拉夫正是为了防止国家四分五裂而制定了这一原则--说来也奇怪。 这位伟大的亲王关心统一,他的遗嘱最终确认了这样一个概念,即俄罗斯拥有的不是君主,而是基辅-鲁里科维奇的所有种类。 为了不让儿子们变成只关心继承利益的独立王公,雅罗斯拉夫将所谓的 "阶梯式上升 "以法律的形式(或者无论如何是一种普遍认可的习俗)确定下来。
全国所有地区,根据其面积、盈利能力和战略重要性,被安排在一个由五个 "阶梯 "组成的 "阶梯"(楼梯)上: 首先是基辅公国和诺夫哥罗德地区(即大河路线的起点和终点),然后是富庶的切尔尼戈夫公国,接着是保护国家不受草原威胁并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佩列亚斯拉夫尔公国,最后是重要性较低的弗拉基米尔-沃伦公国和斯摩棱斯克公国。
雅罗斯拉夫的儿子们按照 "阶梯 "排列。 第一个儿子获得第一个领地-等级位置和大公头衔,第二个儿子获得第二个 "阶梯",第三个儿子获得第三个阶梯,依此类推。
地位较高的王子去世后,他的位置不是由他的儿子接替,而是由年龄相仿的兄弟接替。 因此,地区管理变成了一个临时占据的行政职位,王子并没有 "成长 "到他的领地,而是认为自己是整个俄罗斯土地的主人之一,等待着轮到他登上大公的 "餐桌"。
从理论上讲,这种制度看起来是合理的,但雅罗斯拉夫出于维护儿子们之间和平的考虑,并没有足够的远见卓识。
这种继承顺序(也称为 "次继承")甚至比 "otchinny "继承有更多的弊端,因为 "otchinny "继承是将财产永远分配给封建主的世袭财产--这是其他欧洲国家的做法。
在 "父系 "分封制下,国家分裂成自治的小国家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内部斗争的激烈程度已大不如前。 执政的王公们开始谋求自己领地的利益,而不一定要夺取全国的政权。 俄罗斯的王公们急切地等待着轮到他们登上更高的 "台阶",他们并不太关心自己暂时继承的财产的发展,只是急于从它身上榨取更多的汁液。 自然,该地区对这样一位统治者并没有特殊的感情,他对该地区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人。 富裕的城市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可以对王子的权威表示不满,甚至将其驱逐,另请他人。 在最强大的外省城市诺夫哥罗德,亲王的形象很快就会变成装饰品。
另一个纯属俄罗斯的长期不稳定因素是 "被遗弃的王子"。 这是对王子的子女的称呼,王子死后没有登上 "阶梯 "的最高平台,即没有等到成为大公的机会。 按照惯例,他的儿子们不能得到自己的继承权,从而跌出了等级制度。 许多王公不愿忍受这种不公,开始用刀剑来赢得 "喂养"--而且往往能达到目的。
雅罗斯拉夫将俄罗斯的权力集中在茹里科维奇手中的计划似乎是乌托邦式的。 国家发展缓慢,大大小小的世仇几乎没有停止过。 从蒙古入侵前俄罗斯存在的 70 年中,有一半时间是在内部战争中度过的。
在雅罗斯拉夫之后的一个世纪里,俄罗斯由六个公国组成;两个世纪后,由五十个公国组成;三个世纪后,约由二百五十个公国组成。 只有到了 14 世纪中叶,俄罗斯历史上的政治分裂时期才会结束,再次到了 "捡石头 "的时候。
如果说在本书的前半部分,将俄罗斯的历史与下一任君主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进行叙述更为方便的话,那么到了下一个时代,这样的结构就失去了意义。 大公是不断变化的,他们的权力往往只是名义上的,而人物的规模(除了上述三位例外)是如此之小,以至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