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打脸众贵女
江姜回怼道:“你不会是这么久了,还没想到怎么写吧?你要是实在写不出来,不必硬撑,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学无识便是。左右你承不承认,大家也都看得出来。”
周少夫人怒容满面,死死地盯着江姜。
丫鬟把江姜写的诗,递给林夫人。
林夫人展开宣纸,从头到尾看一遍,眼里满是欢喜。
周夫人也看了江姜写的诗,称赞道:“这首诗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写得十分贴切。我可太喜欢了。”
林夫人毫不吝啬地夸赞:“她将这景象写得美妙而逼真,我也觉得极好。”
坐在一旁的米氏,心中虽有不满,但并没在面上表露出来。
江姜暗笑:当然好了,这可是唐代大诗人高骈的名作。
周少夫人内心质疑,嘴里便说出来:“或许她只是碰巧擅长作这种风格的诗,换一种题材就作不出来了。”
江姜坦言道:“我确实不擅长作诗,我擅长数学。”
一刻钟不到就作出这样的诗来,还说自己不擅长,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刺耳呢。
恶心程度不亚于自己吃得正欢,有个瘦子走过来说“我最近长胖了,要少吃点”。
不止是周少夫人和米氏,方才和江姜一同坐在案前作诗的几位贵女,一个个咬着嘴唇,纷纷抬头瞄向亭子上方的横梁。碍于是在别人府里作客,又有长辈在场,她们极力克制,以免自己做出撇嘴、翻白眼的不屑动作。
江姜有些无奈:我说的是真的。
这回不等周少夫人再次回嘴,另一个贵女嗤笑道:“你家有几本数学书?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擅长数学。真是笑话。”
江姜浅笑:“你们若是不信,我出一道数学题,你们来解答,如何?”
在场的贵女,每一个都自小学习算术,都会打算盘,看账本。江姜说她擅长数学的时候,她们都有些不服气。
一个坐在案前绞尽脑汁地作诗,但仍只是开了个头的贵女,冷哼一声,道:“好!你出题,我们一起解!”
江姜轻执狼毫笔,将题目写在宣纸上,然后念道:“某客栈有五十间客房,每间客房的定价为每日一百八十文时,客房全部住满。当每间客间每日的定价每增加十文时,便会有一间客房空闲。客栈需对每间客房每日支出二十文的各种费用。
问:一、若每间客房的定价增加四十文,则这家客栈这一日的利润为多少?二、若客栈某一日获利十两又六百四十文,则房价定为多少文?”(注)
贵女们的面前铺着宣纸,她们手执毛笔,在纸上计算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第二个问题却无从下笔,一个个面面相觑。
江姜出的题,属于后世的函数应用题,她们能解出来才怪。
为避免自己因看着她们尴尬的情景,而忍不住笑出八颗门牙,江姜抬头去看亭子外的蓝天白云。今天的天格外蓝,云格外白,真好看。江姜神气自若。
林夫人听到第二个问题时,愣了一下。她当家十几年,核对过无数账本,但也计算不出第二题的得数。不禁对江姜刮目相看。
周夫人也多看了江姜几眼。她已经知晓林夫人此行来的目的,也知晓江姜就是贵女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的与孔衡有染的女子。今日一见,见江姜虽长相不出众,但擅长穿衣打扮,眼神清正,且才识过人。与传闻中勾栏女子的形象完全相反。果然谣言不可信。
有位贵女没好声气地问:“答案是什么?”
江姜还是一副云淡风清的样子,微笑着回答:“若每间客房的定价增加四十元,则这家客栈这一日的利润是九千二百文(即九两银子又二百铜钱)。若这家客栈某一日获利十两又六百四十文,则房价定为三百文。”
几位贵女一起验算答案,答案居然是对的。
贵女们虽从小学习算术,但极少有精通的。因为无论是铺子庄子还是府里,都有账房将税赋、利润增长率等繁琐的算术题悉数包揽。
如同现代的企业,老板们虽都能看懂财务报表,但并不是每个老板都考了会计证。各种负债比率、利润增长率、资金周转率、税额等,都由企业会计计算出来,他们只需看结果。而江姜在现代的工作,就是某企业的会计。
古代的世家子弟和千金小姐,都擅长“六艺”或“八雅”中的一两项,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寻常人家,无缘接触这些。且他们崇尚精通之人。一个人精通数学又擅长作诗,是很难得的。贵女们看江姜的目光明显不一样了,眼里再没有不屑。
米氏已经掩饰不住心里的不悦,面上显出些许不耐。
周少夫人原本是想让江姜当众出丑,没想到弄巧成拙,反倒让她出尽风头。于是再次阴阳怪气地问江姜:“你是如何哄得孔府二少爷,将水吧的九成利让给你的……”
周夫人沉着脸打断周少夫人的话:“你收敛些,少说两句罢。你看看你自己,像什么样子。我们周府何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