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被批格局小,徐庶麻了
短短的两句诗,落在石韬和徐庶耳中,如同惊雷一般,振聋发聩。
石韬下意识的放下了手中酒杯。
嘴里嘀嘀咕咕的说着听不清的话语。
眼眶不知何时也微微红润。
另一边的徐庶,此时也是眼神迷离,呢喃重复。
“荣枯咫尺异,惆怅再难述。”
钟宸的这句诗,直接说进了二人的心坎里。
石韬自负才华横溢,智勇双全。
但如今,他却只能在许都做一个小小的官吏,无法施展才华。
再说徐庶,他本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军师谋士。
但却因母亲被曹操俘虏,不得不加入曹营。
为了坚守心中大义,他身负才华,却不动用,在曹营一言不发,一计不献,甘愿平庸,做一个无人关注的小透明。
相较之下,他们的好友,诸葛亮,
此时却已经得到刘备重用,拜为军师。
赤壁之战,借东风,燃大火。
羽扇轻摇,名震天下。
想起曾经往日,他们共同游历山水,畅谈痛饮,指点江山,心中豪情万丈。
只待机会来临,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而如今,荣枯各异,惆怅难述。
灌了两口闷酒,
用手擦了擦眼角,徐庶朝着钟宸拱手说道。
“小友的诗意境深远,内蕴深刻。”
“我等二人听后,不免心生触动。”
“失态之处,还望小友莫要见怪。”
看着他们二人惆怅感慨的神态,钟宸心中也不免泛起嘀咕。
这两人到底怎么了?
是杜甫的诗杀伤力太强,
还是三国时期的这些人,多愁善感?
怎么随便一个路人听了,都能够给他们感动的痛哭流涕,感慨不已?!
等下次见到老曹,我也找机会给他念念这首诗。
不知道,他听后,会不会也抱头痛哭。
脑海中浮现出,老曹鼻涕一把泪一把的画面,钟宸忍不住的嘴角微翘。
摆了摆手,钟宸出言宽慰二人。
“人生本就不是一帆风顺。”
“成功和失败往往也只在瞬间。”
“放平心态,积极面对就好。”
钟宸的话,徐庶、石韬二人听后,忍不住的连连点头。
少年郎的话虽然浅显直白,但却蕴含人生至理。
颇有一股大道至简的韵味。
眼前这名少年,绝非凡人。
徐庶在心中暗自评价道。
与此同时,他又想起钟宸最开始说的另外一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下兴盛,百姓的生活为何还会苦?
对于前半句话,徐庶一时之间,无法参透领悟。
但是后半句,他却感触颇深。
“天下乱世,苦的还是百姓。”
钟宸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
“没错,战火纷飞,百姓们流离失所,能保住性命就已经不错了。”
“想过好日子,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其实,这种苦日子,本来是可以结束的。”
“只可惜,赤壁之战,一把大火,把百姓们的希望,又都给烧没了。”
钟宸的言论,徐庶二人听后,忍不住的皱起眉头。
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其它人都和美女饮酒作乐后,徐庶压低声音问道:
“小友,何出此言?”
“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
“赤壁大火,烧的曹军大败,阻止他们进军江东的脚步。”
“对天下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听了老徐的说法,钟宸指着对方的鼻子笑道:
“老兄,你心中这格局小啦!”
“太小了。”
“依我看,你这格局胸怀,和徐庶那小子差不多大。”
“也就芝麻粒大小。”
一旁的石韬,听到钟宸的评价后,噗嗤一声,将最里的酒水喷了出来。
嫌弃的看了一眼对方后,徐庶不动声色的望向钟宸。
“小友,在下对徐元直也颇为熟悉。”
“我觉得他并非心思狭隘之辈。”
“小友为何说他格局小呢?”
面对徐庶的反问,钟宸摆手驳斥道。
“首先,格局大小和心思是否狭隘没有关系。”
“一个是认识上的事情,另一个则是人格品性。”
“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其次,我之所以说他格局小。”
“那是因为,